第4册24菩提心1
Total words: 18,563. Estimated reading time: 1 hour and 24 minutes.
1 劝发菩提心
各位佛友 大家晚上好 好我们今天是慧灯禅修的这个课程 那么讲课之前听课之前 首先请大家发菩提心 然后我们就讲今天的课 简单地说 我们怎么样发菩提心呢 就是我们为什么听课 听课的目的就是菩提心 那听课的目的是什么呢 听课的目的 首先第一个就是作为大乘佛教 他做任何的事情 无论是闻思修行或者是烧香拜佛 做任何的事情 首先就是要考虑所有的众生 为他人着想而不是为自己着想 那么这样子的话 就是为了让所有众生离苦得乐 就是这个就是目标 这个就是我们的学佛的目标
那么怎么样离苦得乐呢 现在大家都知道 我们目前没有这样子的能 那么没有能力那怎么办呢 那就是要成佛成了佛 如果我们能够成佛 那就完全是可以利益众生 就是这样子 我们今天大家发这样子的心 我就是要让天下所有众生离苦得乐 为了做好这件事情 我要成佛 为了成佛我今天学习修行 这样子的发心就是菩提心 这就是菩提心
2 回顾四加行
然后发了这个菩提心以后 接下来我们讲今天的课 首先我们的上一次已经讲过了 这个四加行四加行已经讲过了 那么大家也修了 那么修了但是最终 我们有没有达到修这个四加行的目的 这个是很难讲 可能是每一个人的情况不一样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就是要自我检查 我们有没有达到这样子的这个目的 要观察目的是什么呢 目的就是 四加行的目的就是出离心 实际上四加行就是一个过程而已 实际上我们需要的就是它的结果 结果就是出离心 这个我们今天就不需要再讲 大家已经很清楚了 但是我们任何时候都要观 我们有没有修好上一次的这些修法 这些功课 做好了没有 如果还没有做好 那就是要想办法把这些都要补上来 否则的话 因为我们这个系统的学习修行 那么前面的都是基础 上一次的这个修法 就是我们这一次的基础 这一次的这个修法功课 就是下一次的功课的基础 所以在这个中间有一个没有做好 那么没有做好的话 那就会影响到 因为下一个修法 它没有基础 没有基础了那就一定会做不好的 所以随时都要观察 如果是有出离心 那就非常好 没有出离心的话 那我们要想办法 把这个出离心要修起来 这非常的重要
3 回顾皈依
然后第二个就是五加行 那五加行里面我们已经修了 就已经修了一个就是皈依 皈依我们已经修过了 皈依实际上我们也就修了150 个小时 那这个我们就是跟刚才讲的一样 这就是一个过程 那么结果是 什么 结果就是我们有没有这个皈依的心 皈依的心是什么 简单地说它的标准就是说 就是打死我也不舍弃三宝 就是这种决心 简单地说这种决心如果真实有了 如果真的能够下这样子的决心 那么这个不仅仅是一个过程 这结果也就 也就已经 已经有了非常好的结果 已经达到了很标准的皈依的目标了 那如果还没有这样子的决 这样子的话 我们虽然修 但是修法这个目的还没有达到 所以还要继续修 每一个修法都是这样子 我们讲这个修法这些修法 实际上在讲什么呢 实际上就在讲我们的人的一个真实的 一个内在的精神上的心理的一种训练 所以整个的过程都是自己非常清楚 然后这个过程的结果也是很清楚 到底修了没有修出来了没有 有没有达到这个标准 这个我们每一个人自己就可以衡量 自己可以观察 就很容易发现有没有达到这个标准 这个很容易的 所以我们的整个的这个修行 整个的修行都是一点都不神秘 都是很实在的都是非常的实在 就是讲我们自己的 这个心理的训练的过程 还有就是讲我们自己的内在的感受 所以这个都是大家都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我们把一个一个的修法 必须要知道它的目的是什么 然后我们现在就是 比如说就每天一个小时 然后就是用150天150个小时 这样子修那这个就是过程 但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 如果没有这个过程 当然就不可能有这个结果了 所以也是很重要 但是最重要的不是过程 最重要的这个结果 这个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子的 所以在世俗 工作生活上都是这样子 这个过程和这个结果当中 当然大家都知道这个结果是最重要 那么世俗 工作上是这样子 那我们修行也是这样 修行也是过程和结果当中 结果就是最重要了
4 前面修行的结果是修菩提心基础
所以我们首先要看有没有出离心 这个就是因为它是四加行的结果
然后我们再观察有没有这个决心 打死我也不舍弃三宝 无论是遇到什么样的这个困难 也不舍弃三宝 如果有这样子的这个决心 那就已经有了修皈依的这个结果 那这样子的话 我们的这些基础已经是非常非常好了
那在这个基础上然后修菩提心的话 那这个成功率就是很高的 如果我们把前面的这些都没有修扎实 都是这样子都是走了一个过程 都结果都没有的话 那就是这些 一定会影响到后面的这些修行 所以非常的重要
5 菩提心的重要性
好接下来我们就是 这个五加行里面的第二个修法 就是菩提心 那菩提心 除了这个五加行的这修法里面的这个 除了五加行以外 我们平时也就经常讲菩提心的修法 像这个《慧灯之光》的书里面都有 已经有很多大大小小的 这个菩提心的修法 都已经有很多了 还有就是这个视频 我们过去讲课的这些视频也有很多 比如说这个菩提心的修法当中的 广的略的简单的 稍微有一点点复杂的 这样子的这个修法非常的多 都已经有文字 然后也有这个视频 音频 这些资料什么都有了 然后除了我讲的以外 还有比如说索达吉堪布 或者是其他上师讲的 这个都是非常多的 因为这个菩提心 我们大家都知道 是这个大乘佛教的精华 我们经常都讲 菩提心就是大乘佛教的灵魂 大乘佛教的精华 大乘佛教的这个基础 平时都有讲 尤其是在藏传佛教里面 非常地重视这个菩提心 这个是无论是显宗密宗 任何一个这个宗 或者是 比如说密宗里面的这些派 比如说宁玛派 格鲁派等等 这些所有的这些藏传佛教的这些宗派 都是非常非常地重视这个菩提心 实际上如果是没有把 没有这个菩提心没有修好 实际上我们是没有办法 修任何其他的大乘佛教的这个法 所以这特别的重要 所以我们一定要要高度重视 比如说像《入菩萨行论》《入菩萨行论》在藏传佛教里面 它的地位是非常非常非常高的 大家都是非常地重视 为什么这么重视呢 因为它就是讲这个菩提心的修法 从头到尾都讲这个菩提心的修法 在藏传佛教里面这个《入行论》的《入菩萨行论》的注解 解释 各种各样的这个解释加起来都有几百 就是好几百 好几百个这个解释 几乎就是以前的这些上师 都有这个解释注解各种各样的 广的略的什么样的这个解释都有 为什么每一个人 都要写一个这样子的解释 注解呢 就是因为大家都非常地重视菩提心 所以大家都非常地重视 这个《入菩萨行论》所以有那么多的解释 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的这个解释都 全部加起来的话 我估计都有上千个 上千都会有的 就有比较有影响的这些 大家都比较清楚大家都比较知道的 比较著名的这些解释都有上百个 这样子所以非常地重视 我们修菩提心的时候 也都要靠这个《入菩萨行论》《入菩萨行论》讲得非常的清楚
6 今天讲菩提心的功德
那么我们今天我们今天就是 今天的这一堂课里面 首先就讲一下这个菩提心的功德 为什么要修这个菩提心 菩提心为什么那么重要 就是简单地介绍一下 这个菩提心的功德 然后明天就讲 这个菩提心的一些具体的这个修法 那我们这一次的这个五加行当中的 这个菩提心的话 那就可能是要讲个三四五节课 大概三四节课这样子 除了明天以外 过几天还有其他的这个课这样子
好今天我们讲 这个菩提心的功德的时候 我们可以参考的这个书 就是比较有影响的就是有两个—个就是《入菩萨行论》的第一品 就是菩提心的利益 就是第 第二就是《华严经》的入法界品 就是这一品里面讲得非常的多 讲得这个比《入行论》的 这个讲得更多更广 就是有大概一百多个 一百多个不同的角度去讲 这个菩提心的功德 也就是用一百多个比喻来解释 描述这个菩提心的功德
7 《入行论》第一品(菩提心利益)
然后这个《入菩萨行论》的第一品 它把这个《华严经》的这个内容 就是归纳为这么几个要点 然后把它浓缩 浓缩成文字不太多的一个这样子的 这就是这个《入行论》的第一品 这里面讲菩提心的功德 我们今天先简单地介绍 这个菩提心的功德 第一品里面就是讲 我们今天先简单地介绍 这个菩提心的功德
7.1 (身所依暇满难得)
7.1.1 暇满人身极难得 既得能办人身利
第一品里面就是讲 暇满人身极难得 既得能办人身利 就是说暇满的人身是非常非常难得 这个大家都知道了 我们已经修过了暇满难得 这个有多难大家都非常清楚 为什么这么难呢 暇满难得 之所以这么难 就是因为既得能办 就是在这一生当中 如果得到了这个暇满的人身 那我们可以成办 我们一个人的自己和他人的利益 可以 也就是说自利利他 可以自利利他 如果我们拥有了这个暇满的人身 这样子 我们可以自利 也可以利他 就是所以它就很难得 这个并不是说这个暇满的这个人身 人身人就是高等动物 人的生活过得比其他的生命 比其他的动物好 人有很多很多的享受 不是这些 不是这些原因 就是说人就 如果有这个暇满的人身 那就可以自利可以利他 所以就是这么难得 但是
7.1.2 倘若今生利未办
如果我们这一生 就是有 明明知道有一个这么好的机会 但是我们自己不去珍惜 然后我们把一生的这个时间 用来做这些世俗的名闻利 那这样子根本就没有去考虑 怎么样去自利利他 这样子 那么这样子的话 以后不会有这样子的这个机会
7.1.3 后世怎得此圆满
以后我们怎么可能 得到这样子的这个圆满呢 这个是不可能的
如果因为这一生如果珍惜 我们去创造好这样子的条件 那这样子的话 下一世有可能再一次地会有这样子的机会 但是这一次如果我们没有去 没有去创造这些条件的话 那下一世是绝不可能有这样子的机会 因为任何一个 比如说我们今天的 我们的 比如说世俗生活当中的一切 看起来很多都 有些很多事情都是偶然的 但它根本就不是偶然 这个我们似乎看起来似乎是偶然的 这样子的事情的发生的背后 就有很多很多必然的 根本就不是一个偶然的 只是我们自己没有发现而 所以因和缘这个就是有密切的关系 有因就才会有这个果 无因就是无果 所以下一世 如果我们这一世没有创造这个条件 没有去珍惜 那这样子的话 那下一世怎么可能 再有这样子的机会呢 这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这一生当中 比如说我们平时也在讲 生活工作这些都是为了生存 那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生 还有这个老老少少 大大小小的家人 可能有十几到 一个人都十几到很多人 这叫作这个夹心阶层 夹心阶层就是像一个汉堡一样 就是夹在中间的 很多人都上有老 下有小 夹在这个中间的这些人叫作夹心阶层 夹心阶层的人都有很多的压力 所以不能不工作不能不去挣钱 这个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但是所以就很重要 但是修行也是非常的重要 修行也是非常重要 两个都重要 所以我们不能就是为了工作 和为了生活就放弃修行 也没有办法为了修行 就是放弃这个工作和生活 所以我们就要 就是以一个在家人的身份修行的话 那就是要一定要懂得这两个平衡 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非常重要
然后看实际的情况 如果在生活 工作方面 需要花多一点时间 那就多一点的时间 分配给工作和这个生活 如果有这个条件 可以把多一点的时间拿来修行 那当然是更好了 如果有这个有这个条件有这个福报 那当然是当然是更好的 那不管怎么样我们必须要修行 这一次大家必须要 必须要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什么 怎么样才会有什么样的这个机会 希望有这样子的机会的话 那大家必须要明白 我们应该去做什么样的事情 什么样的这个条件 才能让我们有这样子的机会 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因果永远都是永远都不虚 所以我们不去创造这些条件 等着就是未来再有这样子的机会 那这个就是不可能的 然后
7.2 (意乐所依福德之心稀罕)
7.2.1 犹如乌云暗夜中 刹那闪电极明亮
比如说 这个夏天的这个晚 就是乌云满天的时候 什么都看不见那这个时候 如果是一刹那间瞬间闪电 闪电的时候周围一下子就很明亮 但是这个就是一个瞬间 这个不会有很长的时间 只是有一个这么瞬间 才有一点点这样子的光明 但是这个光明产生的同时就消失了 就这么快
所以我们世俗的人因为我们的平时 我们还没有太多的学习修行 这样子的时候 就是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尤其是我们的内心当中 要产生一个真正的像出离心菩提心 这样子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比如说我们为了自己的生活 为了工作为了健康去烧烧香 拜拜佛 这个这种想法很多人都有 这个也不难并不难 但是如果真的就是想解脱 想利益众生想自利利他 就是要产生一个真实的出离心 真实的菩提心 那这个就是没有那么容易 因为我们的这个内心世界 就像一个黑暗乌云满天这样子的 这个乌云满天这个里面 就是有三个内容 没有阳光为什么呢 因为是晚 没有月光因为是黑暗 然后连一颗星星的光都没有 为什么呢因为乌云满天 乌云满天的时候连一颗星星都看不到 一个这样子的黑暗 这样子的黑暗是什么的比喻呢 就是我们的内心世界 就是没有阳光 就是没有光明 不但是没有阳光也没有月光 不但是没有月光连星星 比如说像这个高原晚上的时候 比如说 虽然没有太阳没有月亮 但是因为这些星星满天是星星 那么就有些星星还是有比较 稍微比较大一点的光 所以有些时候就是还是可以看得到路 这样子 但是乌云满天的时候 乌云满天的时候什么光都没有 日光月光星光什么光都没有 凡是所有的光都不存在 那这个是什么 这个就是我们的内心的世界 我们的内心就这么黑暗 我们什么都不懂
大家就是回顾一下我们之前没有学佛 没有信佛的时候是不是这样子 大家都是这样子 那我们现在有福报 就是就学了佛以后 稍微懂了一些 但是有这么多的人 这么多的众生的这个内心 依然就是这么的黑暗 在一个这么黑暗的这个世界里面 出现一种光 是非常的不容易的非常不容易 除非是闪电 除非是闪电 除了这个光以外就不会有任何的光 这个时候没有太阳 不可能突然间出现一种太阳 没有月光然后也没有星光 什么都没有 这个时候光如果有一种光 那就是闪电 但是闪电这个光是非常非常的短暂 非常的短暂不会持续 就几秒钟 就没了 所以在我们的这样子的一个内心 在黑暗的这个内心当中 要出现一种这种善这个善 像出离心像菩提心这样子的心 是非常的不容易的 极度的困难 相信因果相信佛 这些也很难 但是出离心菩提心 真实想去学习 修行 这个就是非常的不容易的
我们现在绝大多数的 绝大多数的这个佛教徒 虽然就是信佛 知道我们去求佛的话 佛会保佑我们 就是有这么一点的这个信 但是让他们来学习修行 一步一步地走上这个大乘佛教的路 那就是很难很多人是不愿意的 很多人就是希望佛给我一种力量 让我日子过得好目的就这么简单 所以我们这样子的黑暗的这个世界里 出现一种光是非常的不容易的 但是就是因为佛的加持 还有就是我们自己的 过去的一点点的善愿 有些时候 在这么一个极度的黑暗当中 有些时候还是会出现一点点的光
7.2.2 如是因佛威德力 世人暂萌修福意
佛的这个加持 佛的力量 然后世人暂萌修福意 就是我要去修一点福报 我要去学一点佛这样子的意思 有些时候就会冒出来 但是很快就会消失的很快就消失 因为我们的周边这个负能量的东西 从一个学佛的角度来讲 负能量 正和负就是相对的 所以从这个修行的角度来讲 比如说我们的生活当中的 很多世俗的很多的正能量 学佛 修行上可能有可能是负能量 这样子的负能量的东西非常的多 所以我们的心里好不容易 就是有一点点这样子的善 但是一下子就是被这些东西 被这些负的东西抹掉就是这样子 所以这个是非常不容易的
所以我们大家必须要知道 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一生当中 在这个修行的道路上 无论是有多大的收获 只要想成佛想利益众生 有这种想法 这个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所以我们必须要知道 这个是非常的难得 知道了难得稀有罕见 这样子的话我们才会珍惜 这个是非常不容易的
这个轮回它本来就是一个 这样子的非常黑暗的世界 尤其是人还好 尤其是比如说像动物其他的众生 那这样子的话 那么就是活了几千年几万年 甚至几百万年但是内心当中 就是要出现这样子的一道光 是不可能的不可能的 世俗的这个福报 世俗的福报 有可能是非常的大 但是这种 这些善意就是出离心菩提 这样子的是非常不容易的 所以很难很难 有些时候偶尔会出现 但是又很快就消失 所以我们这一次就是有这个意思 想学大乘佛法 想利益众生 想成佛 这个真的是非常的不容易 非常不容易 我们很多人也有 有也能够看得出来 至少当下就是这么想的 这个已经是非常的不容易了不容易 我们比如说 还没有其他的修行上的太多的收获 但是只要有这种想法 都已经是非常不容易 非常的不容易
因为我们平时 我们的眼光是非常非常的狭窄 我们能看到的东西 确实是非常非常的少非常有局限性 无论是任何东西都是这样子 我们能够看到的 能够听到的 能够接触到的能 能够知道的这些东西 非常有局限性 非常局限 很多东西是我们不了解 因为我们很多东西不了解 所以我们的想法也是很简单 就是俗话说得好 就是鼠目寸光 我们看不到什么东西 所以我们的思想 我们的这个自标 理想 这些都是非常的狭窄 非常的低俗 这样子 在这样子的世界里 这样子的一个世界里 出现一种这样子的光是不是很容易的
如果出现了 那么这个就是佛的加持 还有更多的就是 我们自己的过去的努力 如果我们自己不努力的话 佛也没有办法 佛也是没有办法的 所以这些都是非常不容易 一定要 如果我们有一点点出离心 有一点点菩提心 那一定要大家知道这个是非常稀有的 一定要珍惜一定要把它好好地培养 不要让它像闪电一样 瞬间就诞生瞬间就消失 这样子就很可惜的这个很重要 然后就是说
7.3 (共同功德)
7.3.1 (断除罪业)
7.3.1.1 以是善行恒微弱
我们的所有的这些 在轮回当中我们的行善 我们虽然很多时候也就行善 但是都是非常的微弱的 因为我们第一个没有证悟空性 还有就是这个没有菩提心 这些非常伟大的非常核心的东西 都不存在 这些都缺之 缺少的情况下 我们行善当然是有功德 但是这个功德是非常非常的微小微弱 所以我们当我们没有出离 没有菩提心还有没有证悟空性 在这样子的前提下 所做的任何一个行善 无论是在外表上看起来 非常非常的伟大 但实际上它是非常的微弱 非常微弱的 所以在这样子的微弱 第一个我们本来就是行善不多 行善的时间 机会都不多 机会是有了但是我们不懂得珍惜 所以我们的这个每一个 每个人去行的善本来不多 然后有一点 每一个个个都是很微弱的 为什么呢 因为它核心的力量都不存在了 核心的力量因为它没有生命力 生命力是什么证悟空性的智慧 还有就是这个慈悲心 这些就是它的这个核心的这个力量 那这些核心的力量都不在了以后呢 然后我们就是为了达到 某一种世俗的目的 烧香拜佛念念咒 那这个虽然它们都是功德 都是行善 但是非常的微弱
7.3.1.2 罪恶力大极难挡
那我们从无始以来到现在 所造的这些罪过 个个都是很严重的个个都是很严重 杀盗淫妄什么样的这个罪 都是非常的标准非常的有力量 然后我们行善很多都是不标准 很多都是勉强的很多都是被动的 所以我们的这些善的力量不大 恶的力量就很大 在这种情况下
7.3.1.3 舍此圆满菩提心 有何余善能胜彼
这种情况下 如果我们舍去了这个菩提 那么有何余善能胜彼 就是有什么样的善 能够战胜我们的过去的这些罪过 就是说没有什么东西 可以把我们过去的这些罪过可以消掉 所以就是说菩提心没有了以后 比如说我们去行善或者是忏悔 忏悔的力量也不是很大 所以就是说 如果没有了这个菩提心的话 那我们就是说简单地说 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成功 都做不成 都是没有力量的 所以就是一旦离开了这个菩提心的话 那我们剩下的这些善 都是非常非常微弱的 所以这些我们的轮回当中的 这些无始以来的这些罪过 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把这些罪过消掉 所以必须要有菩提心有菩提心 那么这个菩提心的强大的力量 把所有的这些罪过一下子可以消掉 但是没有菩提心的话 那么我们其他的任何一个善 善事 只能 比如说 过去的这些罪业可以减轻 但是没有一个是可以完全断掉 所以这个就是很难的 所以必须要有菩提心就这意思 然后这个过去的佛
7.3.2 (成办利乐)
7.3.2.1 佛于多劫深思维
佛 诸佛菩萨就是在很漫长的时间 漫长的时间当中 很长很长的时间当中 深深地去思考深入地去思考 思考什么呢 思考什么东西可以能够利益众生 什么东西是对众生最能 最有帮助的 最能够帮助的 然后佛就发现
7.3.2.2 见此觉心最饶益
见此是什么就是这个菩提 菩提心是最有益的 最能够帮助众生的 所以佛就是 就长时间深入地去思考 没有发现比这个菩提心更有利的这样子的法 所以我们必须要发菩提心 菩提心的功德就这么大
7.3.2.3 无量众生依于此
无量的众生就是依靠 依靠这个菩提心 然后依靠了这个菩提心以后
7.3.2.4 顺利能获最胜乐
最胜乐就当然是解脱了 佛的果位 那就是无数的众生 无数的众生就是依靠菩提 最后就是顺利地得到了佛的果位 佛的果位就是远离所有的痛苦 这样子所以这个菩提心 真的是非常的重要 然后下面的这一句话 这个偈子是非常的重要 这个里面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这非常的重要
7.3.3 (满足愿望)
7.3.3.1 欲灭三有百般苦
就是说如果谁想消灭 三有就是轮回六道轮回 六道轮回当中的百般的苦 就是说很多很多的痛苦 谁想把这些痛苦全部消除 那这是第一个如果我们想 把自己的也好 别人的也好 就是在这个轮回当中的 所有的这些痛苦都能够想把全部消除 这样子的话那应该做什么呢 应该发菩提心 菩提心就能够把这个 三界六道的所有的这些痛苦 所有的烦恼都可以断掉 所以如果谁想 把六道轮回的所有痛苦消除 消灭 那这样子的话那就是要发菩提心 这个非常的重要 这第一 第二然后除了这个以外还有第 谁想就是
7.3.3.2 及除有情众不安
就是说所有众生的不安 就是所有众生的不安全的不愉快的 就是这些痛苦 如果谁想把这些痛苦消除 不但是把自己的痛苦消除 把所有众生的痛苦都消除 都断掉 那这样子的话这个人也要发菩提心 这种人的话也要发菩提心还有一个 还有一个就是
7.3.3.3 欲享百种快乐者
就是说还有谁想 享受各种各样的这个快乐 当然不是说这世俗的这种快乐 就是超越世俗的这种快乐 那么这种人的话也就是 最后一句话就是说
7.3.3.4 恒常莫舍菩提心
那么这三种人的话 大家都不要舍弃菩提心 因为舍弃了菩提心以后呢 没有办法消除这个轮回的痛苦
比如像阿罗汉 他虽然是从小乘佛教的标准来看 他确实是这个六道轮回的 所有的烦恼所有的痛苦都断掉了 但是他有真的是超越了轮回吗 他还没有超越轮回 他这个阿罗汉 他的这个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还存在 还没有转化为佛的智慧 所以他还在轮回当中 连阿罗汉都还没有摆脱这些痛苦 超越轮回那更何况其他的
所以没有菩提心的话 这个就真是真的是不可能的 所以如果想断掉所有的轮回的痛苦 那就必须要发菩提心 还有就是如果一定想帮助 帮助众生那必须要发菩提 还是就是自己享受 享受这个快乐 那这样子的话也可以发菩提心 这三种人就是 恒常莫舍菩提心 大家都不要舍弃菩提心 大家都要发菩提心如果发了菩提心 这三种人他都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 每一个人都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
那这个菩提心真的是非常的重要 佛教讲这个轮回是痛苦 这个我们之前也讲过很多次 是什么呢 两种意思 第一个是首先佛说轮回是痛苦 但是佛也讲轮回是幸福 那么到底这个轮回是幸福还是痛苦呢 这幸福和痛苦都是相对 没有一个是绝对的 所以轮回到底是幸福还是痛苦 以我们的心来决定
如果我们的心就是现在的这种心 我们的内心世界 就是像刚才前面讲到的那么的黑暗 连一个月光星光都没有 这样子的黑暗的世界里 那么活在一个这样子的世界里 那这个轮回肯定是痛苦的 虽然有 会偶尔也会有一点点幸福 但是瞬间就这个就消失 所以肯定是痛苦的
那如果我们的心不是像现在这样子 没有那么的黑暗 有星光有月光有日光 这样子我们的内心是光明的 这样子的话这个轮回一定是幸福的 这轮回整个的轮回 一定是幸福的 快乐的 这种人如果他去地狱 饿鬼的话 那在这个黑暗的世界里 活在黑暗的世界里的 人活在天界 比他们活在天界 比他们生活在天界还要幸福 快乐 这个就是因为他的这个内心就光明 内心强大有智慧 有菩提心 所以这外在的这些所有的这些痛苦 都不能影响到他 所以轮回对他们来说 轮回是幸福的轮回是快乐的
所以我们这三种人 如果有了菩提心的话 那就完全是可以达到这些 自己的这些目标 所以我们必须要发菩提心 第一个我们发了菩提心 然后我们可以把这些轮回当中的 所有的痛苦都可以断掉 然后我们不仅仅是断掉自己的痛苦 而且也可以让 而且也可以帮助其他的众生 然后再 第一个自己的轮回的痛苦断掉了 然后也能够利益众生 那这个时候就一定会有 非常强大的幸福和快乐
7.3.3.4.1 菩萨的第一地叫作极喜地
大家也知道 为什么说极喜地呢 因为菩萨第一地的时候 彻底地证悟了以后 他就发现从此以后 他可以利益非常非常多的众生 因为有这个能力 他知道自己有这个能力 所以他特别的高兴 特别的快乐 特别的幸福 所以叫作极喜地 极度的欢喜 所以这种人 像菩萨一地这种 在轮回的任何一个角落 都是幸福的 都是快乐的
第一个他把这个轮回的自己的 这个很多的痛苦烦恼断掉 然后他又发现有能力帮助这么多众生 而且这个能力 不是临时的不是暂时的 而且生生世世都有这个能力 因为菩萨第一地以后 他永远都不会退失 退转 所以他发现 有这样子的这个力量的时候 然后从内心深处 就是感觉到幸福快乐 所以对他来讲轮回是幸福的 轮回一定是幸福的一定是快乐的
这样子所以佛就告诉我们 我们以我们现在的这种身份来 出现在这个轮回当中 那么轮回就是痛苦的 如果我们换一个身份再出来的话 那轮回就是幸福的轮回是快乐的 所以我们 平时佛讲的轮回讲痛苦的比较多 讲这个轮回是幸福快乐 这样子的内容是比较少 那这个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必须要知道轮回是痛苦的 这样子以后 我们第一个有勇气自己去修行 然后第二也就对其他的众 容易产生这个慈悲心 如果我们每一天都是面临 各种各样的痛苦 各种各样的压力 但是自欺欺人地说 这个我们的未来是怎么怎么怎么样 人生有多么多么幸福 福多么的美好 其实这些都是自欺欺人 这些都是我们想象当中的人 生 想象当中的未来是这样子 不是实际生活当中的未来 就不是这样子佛就不是这样 佛就是说先让我们明白 这个都是痛苦的但是没有关系 这个痛苦是可以超越的 可以超越 如果你稍微努力一点 那么到时候你就可以超越 超越了以后 那就不是痛苦了 那就是幸福
然后我们世俗的人 那就是一直都是自欺欺人地就是说 我们的这个人生生活 有多么多么的美好 多么的幸福 多么的快乐 其实大家都知道根本就不是 不是那样不是那么的完美 没有感觉到 哪有什么这么完美的这个人生 但是因为一直都盼望一直都希望 面临的现实的这些东西再痛苦 但是我们一直都盼望 这个过去了以后 在这个背后再出现一个奇迹 感到幸福 但是就是一直都这么盼望 这个短暂的人生就过去了 其实什么也没有发生 奇迹没有发生 就是这样子
所以就如果我们不知道 这个轮回是痛苦的话 第一个自己没有勇气去修 行 另外一个也就对其他的众生 生不起慈悲心 所以佛告诉我们 首先要知道轮回是痛苦的 然后就是超越 超越了以后 然后 这个时候我们会感觉到轮回是幸福的 所以这个地方也讲 我们如果想享受百种快乐 这样子的话那就是要发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 我们拥有了真实无伪的菩提心 然后证悟了空性 虽然还没有达到 像菩萨一地这样子的这个水平 但是有这个 有一定的这个证悟的境界 那这样子的话 那就是绝对是 这个轮回是幸福的快乐的 它肯定是
所以轮回幸福不幸福 快乐不快乐 就是以我们的境界来决定 外在的这些有可能是幸福 有可能是快乐 本来是快乐的东西 然后给我们带来不快乐痛苦 本来是痛苦的但是呢 对我们可以带来幸福 那这些都跟我们的内心有关系 日常生活当中很多事情 稍微我们仔细地去想 实际上道理都是这样子 那修行也是 所以我们想享受百种的快乐 想消灭百般的痛苦 那就是要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这些都能做得到 这个是菩提心的功德 这真的是非常的重要
我们这一生当中 如果有出离心 菩提心 然后还有一点点的这个证悟的境界 那就这个收获真的是非常 已经是非常非常不得了了 但是如果还没有证悟的境界 有这么一点点的这个菩提心 还不是很强大 不是很完美 不是很标准 但是有一点点 那这个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收获 这个我们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 在这个这么长的轮回当中 从来是没有过的 如果这一生当中 就有这么一点点的这个菩提心 那这样子的话 它这个菩提心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下一世它一定会发挥 发挥这个作用 强大的作用 就像原子弹 这么一个小小的原子 连我们的眼睛连显微镜都看不到的 这样子的一个很小的东西 里面就释放出这么强大的一个力量 把整个地球都可以毁掉 就有这么小的东西 里面有这样强大的力量 那菩提心 菩提心的力量就是更加的强大 所以只要有一点点菩提心 那我们这个心想事成了 就是虽然还没有证悟 如果有这个有一点点菩提 那出离心这个里面自然就包含了 这里面已经有了 比如说为了一切众生我要成佛 那成佛肯定是解脱 不解脱怎么成佛呢 就是想解脱的这种心 这种决心不就是出离心吗 所以这个菩提心里面 已经有了出离心了 所以就这么有一点点 这个出离心和菩提心的话 那我们的这个学佛 是非常有非常有成就了 这个特别的重要
所以这个佛经里也讲过 不仅仅是我们真实真心地去发菩提心 造作地比如说为了欺骗 说我发菩提心 那这个功德都是非常非常强大的 实际上他是没有发菩提心 但是为了欺骗人 说我要发菩提心我要度众生 我要为了度众生我要成佛了 等等 那就是这个虽然是假的 根本就内心当中没有这么去想 但是这也是有功德的 佛说的 平时我们这样子的假装骗 肯定是有罪过的 但是菩提心就不一样了 菩提心就是假装发菩提心 都有这样子的功德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平时讲的 这种造作的菩提心其实是不是很好的 但是这个造作的菩提心 也就是这个不是假装了 这个就是真心地去发菩提 只不过就是还没有那么标准而已 那这种菩提心的话 那就是这一世这一生当中 这个菩提心只是一个造作的菩提心 还没有变成真实的但是下一世 就是说这一世只能发造作菩提心的人 下一世是有什么样的力量呢 完全能够度 像我们这个地球上的所有的生命 不仅仅是人类所有的生命 度所有的这个生命的力量 具备这样子的力量 那这个是不可思议的 所以在我们的 任何的世俗的这些功德当中 没有一个是比这个菩提心更强大
所以我们就是要静下来 静下心来修行才叫作学佛 我们平时就是该做的学习不学习 该修的不修 然后就是到处去朝山 到处去拜佛 实际上这个就是没有太大的意义的 没有太大意义 所以就是 我们平时 这个无论是在家人出家人都是一样 需要的就是我们需要的就是修心 修我们的内心刚才已经讲过了 我们的内心就是这么的黑暗 这个黑暗的世界里面 我们要点燃一点点的光 这个就是我们的工作 并不是到处去朝山 到处去朝山到处去拜佛 这个就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意 所以相对讲并不是说完全没有意义 也不能这么绝对地讲 所以这个菩提心真的是非常重要 所以我们不需要 到处去拜佛 到处去朝山 需要的就是静下心来 修一修这个菩提心 这个就是最重要了 这个就是最最最有意义的事情 然后如果有了菩提心 那就变成什么样子呢
7.3.4 (名义转移)
7.3.4.1 生死狱系苦有情 若生刹那菩提心
我们在生死轮回当中 束缚在这个生死轮回当中的有情众生 如果生起了刹那的菩提心 一刹那的菩提心 那么他变什么样子呢
7.3.4.2 即刻得名诸佛子
然后他的名字就叫什么呢 以前就是一个最苦的众生 轮回当中的一个众生 那现在不是那现在是什么呢 现在就是佛子这就是佛子 真正的佛子真正的菩萨就是菩萨
7.3.4.3 世间人天应礼敬
这个时候 瞬间就是因为有了菩提心 因为有了菩提心 所以就是瞬间就变成 所有的人和天人的这个应敬 就是应礼敬 就是大家都应该去磕头的 大家都应该去值得磕头 值得恭敬的 立即就变成这样子的 人和天就是六道里面的主要的群体 那人和天都要去恭敬 那其他众生就更 就是更需要 就是瞬间就变成这样子
这个我们平时也讲 菩萨不是这个我们这些 大雄宝殿里面的这些菩萨 就是菩萨的形象 这就是因为我们还没有 自己还没有变成菩萨之前 我们向菩萨 向菩萨恭敬 就是用来这样子的 并不是真正的菩萨 真正的菩萨就是有菩提心的 就是有菩提心的才叫作菩萨 所以我们自己有这个菩提心的话 那就当下就变成了菩萨了 比如说是一个流浪汉 如果有这样子的菩提心 那么他的身份这个社会的这个地位 不管是什么样子最底层的人 也就是他就立即就变成了佛子 立即就变成了菩萨 立即就变成了人天应恭敬的 应该恭敬的这样子的人 这个是非常有意义
当然我们发菩提心 不是为了我变成人和天人应该恭敬的 这个目标当然不是 虽然目标不是这个但是因为强大 这个菩提心的功德是不可思议 所以有了谁有了这样子的菩提心 谁就是会变成 自己愿意不愿意 目的是这个不是这个都不重要 就变成人天 所有众生应恭敬的这样子的 瞬间就变成这样子的人 所以非常非常的不容易的 我们一定要这个发菩提心 一定要想一切想一切办法发菩提心
其实这个发菩提心 如果下功夫 长时间用功 完全是可以的完全是可以 这个也并不是我们世俗的 根本做不到的事情 这是世俗的人 初学者能够做到的 所以就是我们要重视
7.3.5 (以喻赞德)
7.3.5.1 (以点金剂之喻说明由劣变胜)
7.3.5.1.1 犹如最胜冶金料 垢身得此将转成 无价之宝佛陀身
然后就是这种传说当中有一种冶金料 就是说这种化学 就应该是用现在的语言讲 就是一种化学(材料)那么这个东西一碰到任何一个金属 任何一个金属这所有的金属 不管是什么样的铁铜 或者什么其他的金属都变成了纯金 都变成纯金 古代的传说当中就是有这么一个东西 那么它就把一个非常 就把一个废铁 都能够瞬间就把它变成一个黄金纯金 就是有一种这样子的 一个这样子的化学的东西 那么它就可以把废铁可以变成纯金 那同样的菩提心就把瞬间 瞬间本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没有什么功德的 然后就是流转在轮回当中 自己的这个生死轮回都不能解决的 这样子的人 然后有了这个菩提心以后 然后立即就变成了 立即就变成这个佛的身体 当然这个并不是说发了世俗菩提心 马上就成佛不是这样 但是就很快就会成佛的 有了这个菩提心就很快就会成佛的 所以如果我们想 我们的这个身体这个肉身 如果我们想把它转化为 无价之宝的佛陀的身
7.3.5.1.2 (故应坚持菩提心)
那么 应当坚持菩提心 这样子的话能够 能够把我们的身体可以 现在是凡夫很快就会成佛 串这样子 所以这个真的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然后再说
7.3.5.2 (以如意宝之喻说明难得与珍贵)
7.3.5.2.1 众生导师以慧观 彻见彼心极珍贵
众生的导师是谁 就是佛 佛以智慧观察 然后发现什么呢 彻见 彻底地看到这个菩提心极珍贵 菩提心是最最最珍贵的 佛的这个智慧观察菩提心是最珍贵 那既然是佛的智慧发现它是最珍贵 那一定是不会有任何的错误 佛不会有任何的错误 所以一定菩提心是无价之宝 菩提心就是一个这样子的 非常不可思议的 有不可思议功德的这样子
7.3.5.2.2 (诸欲出离三界者 宜善坚持菩提心)
所以我们想从这个六道轮回当中解脱 那就是要发菩提心这是 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刚才讲了 阿罗汉从大乘佛教的角度来讲 还没有 还没有最后的成就 所以真 这个要绝对地从轮回当中解脱 那就是必须要发菩提心的 这是一个
7.3.5.3 (以妙树之喻说明果不穷尽而增上)
7.3.5.3.1 (其余善行如芭蕉 果实生已终枯槁)
另外一个就是说 我们除了这个菩提心以外的 任何一个善 任何一个身意语所造的 任何一个善都像芭蕉树 芭蕉树长这个果以后 它会结束 比如说其他的树 寸它每年都会有结果 它不会不会枯稿 但是芭蕉树就不一样 芭蕉树就结实了一个果以后 然后自己最终会干枯最后就会死掉 那么菩提心以外的这些 也就是说没有菩提心的这些善 因为是因果不虚所以善有善报 它肯定如果是没有菩提心 但是它也有这个善报 但是这个果报只能有一次的果报 比如说我们的身体 语言心去行善 没有菩提心的这个善它是有果报的 善有善报 但是一次或者是两次 它的这个果报 该有的应有的这些果报 享完了以后然后这它的这 本身的它的这个善不会永远持续 它就会结束的 因为发挥了果以后 这个种子它自己就会毁掉 样的道理 但是菩提心那就不一样了
7.3.5.3.2 菩提心树恒生果(非仅不尽反增茂)
菩提心它就是 直到乃至成佛之间的生生世世 它的果是永远都反复 反反复复地会产生 恒生果 就是永远地会有产生这个果 然后非仅不尽 不但是这个菩提心的善根它自己 不但是不结束不仅仅是不结束 反而更加的茂盛 反而更加地增长 所以比如说一棵树 它每年都有结果 都有果 都有生果 那么每年都有生果 但是 不但是 这棵树不但是不死掉 反而每年越来越茂盛 就是这个是比喻 菩提心就是这样子 菩提心就是有无数的这个果报 发挥了它的作用 但是菩提心的善根 它本身仍然存在永远都不会结束 所以菩提心的善是 有菩提心的这个善根 哪怕是很小很小的这个善根 它都是永远都会 不会结束的 就是直到成佛一直都是有这个果报 一直都有 所以非常有意义的 如果是没有菩提心的话 那就是其他的这些善 前面也讲过了 很微弱 这个微弱的善 它只发挥了一次作用以后 本身这个善的本身就会结束了 那菩提心是这样子 所以有菩提心的话 我们的任何一个善根永远都不会结束 所以非常非常重要 任何一个善都变得非常的伟大 非常的强大 那这个不是因为善根的本身 就是因为菩提心的力量 所以菩提心这么重要
7.3.5.4 (以护送者之喻说明罪业之果)
7.3.5.4.1 如人虽犯极重罪 然依勇士得除畏
另外一个比如说 就是有一个人 比如说他去对某一个村子 去偷盗杀人放火这样子的事情 造了非常非常严重的罪 有一天他要经过这个村子 这样子的时候 那这个时候 如果这村里的人知道的话 那么他就没办法活下来 那村里的人就是出来肯定要杀他的 但是如果这个时候这个人 然依勇士 如果他这个时候 虽然他在这个村里面 杀人放火什么都做了 村里的人知道这个人要来 但是这个人那一天 就跟很多的勇士在一起 那这样子的话 那村里的人发现 看到了 但是也就没有办法 没有办法去害他 同样的 这个菩提心就是这样子 菩提心比如说我们之前 有杀盗淫妄这样子各种各样的罪 但是如果有了这个菩提心 一旦发了这个菩提心的话 那么过去的这些所有的这些罪过 所有的罪过瞬间 就是因为这个菩提心的力量就消除了 消掉了所以这些罪过都不能惩罚 都没有办法惩罚他为什么呢 他有菩提心有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 跟他在一起的这些勇士们一样 勇士们这个人杀人放火的这个人 如果他跟一群勇士在一起走 走过这个村子 那么村里的人特别地恨 特别地生气 但也没有办法的没有办法 没办法去害他没有这个力量 同样的有了菩提心的话 之前的杀盗淫妄的这些罪过 都没有办法给这个人对这个人惩罚 因为菩提心的力量就把过去的这些 全部的罪业都消除
7.3.5.4.2 若有速令解脱者 畏罪之人何不依
所以我如果想快速地解脱 这样子的人 如果有这样子的人 那畏罪之人何不依 之前有杀盗淫妄 我们很多人之前做了各种各样的罪 那么现在特别地害怕 就是自己受到这个惩罚 那么这样子对这个罪过 对过去的罪过现在有畏惧 有畏惧有恐惧的人为什么不依赖 为什么不依靠菩提心 应该要依靠菩提心 如果依靠菩提心 那么就是菩提心的力量 瞬间这些罪过都没有了 所以这个非常重要 我们每一个人从无始以来 我们就是造过各种各样的罪 无始以来不说 这一生都有各种各样的罪 那么这些罪过如果不性悔 那就是永远都不会放过我 这是肯定的这个就是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但是如果有了菩提心 有了菩提心的话这个菩提 以菩提心的力量 菩提心这么伟大的伟大的善根 就把这个罪过的因给毁灭 这个因毁灭了以后 那自然也就不会产生它的果 因为因受到了破坏 然后果就不会产生 所以所有的这个忏悔的方法当中 发菩提心是最最最至高无上的 至高无上的忏悔的方法就是菩提心 比如说我们之前都有各种各样的罪过 但现在不太去考虑自己的这个罪过 不太在乎这个罪过 然后去发菩提心 然后没有做过什么特别的 针对性的这样子的忏悔 就是发菩提心 那么虽然没有这个针对性的忏悔 但是因为有了菩提心自然 这个菩提心自然而然就会 把这个过去的罪过给消除 消除了以后 那也就不会有果报 所以菩提心真的是万能的
7.3.5.4.3 菩提心打坐修量要求–180小时
在我们学佛修行的这个道路上 菩提心真的是万能的 有了菩提心那什么都不怕 如果这个菩提心就是没有 那我们其他什么都做不成 所以一定大家一定要在这 菩提心的这个修行上面 大家一定要花时间 我们这一次的这个五加行的菩提心 我们会安排大概就是半年左右 五个月到六个月这样子的时间 大家最低的最低的这个条件 最低的要求就是一天一个小时 一个小时以上也可以 然后就半年这样子的时间 大家要用功 那半年也许我们有一点点菩提心 也许还没有 也许有比较标准的菩提心 都有可能了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 不管怎么样 我们从现在开始 就是为了这个菩提心去修行 那这样子以后 我们从现在已经有了这样子的开始 发菩提心 那这个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
7.3.5.4.4 成佛需要福报和功德,菩提心就是最大的功德福报
然后 有这个菩提心的话 那就是 比如说福报 自然而然也会有福报 功德 我们有些人经常说 我不要功德 我不求功德等等 这个也是错误的 我们比如说为了自己不求功德 可以为了自己不求福报 可以 为了自己的世俗的生活 不求功德不求福报 可以 但是 如果没有福报是不能成佛的 这个大家必须要知道 不能成佛的 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这个福报 福报就是资粮 就是福资粮和慧资粮 福慧资粮 其中就是缺乏了一个 那就不能成佛 不能解脱 所以功德 我们需要的 福报 我们也是需要的 但是这个功德和福报不是用来 让我们过好一点的日子 不是用来为了自己 而是用来就是成佛 就是这样子 所以我们功德需要 那需要功德的话 那有菩提心这个就是最大的功德 最大的福报
7.3.5.4.5 菩提心可以转化以前所有做的功德为大乘资粮
然后有了菩提心 它本身它自己的功德以外 刚才也讲过了所有的其他的这些 其他的这些功德 我们之前做的这些功德都变成了 都变成了菩提心
比如说 我们之前受了这个居士戒 受居士戒受八关斋戒 受皈依戒 那这个时候是没有菩提心 假使说假如没有菩提心 那么没有菩提心的情况下有两种可能 一个是这些皈依和这个五戒 或者八关斋戒都有可能是世间法 就是人天 属于人天福报的这种福报 那另外一个可能 就是小乘佛教的小乘法 就只有这两个可能没有第三个了 那现在有了这个菩提心 这样子的话比如说三年前五年前 受的皈依戒 受的居士戒 受的这个八关斋戒 现在拥有这个菩提心的瞬间把这些 所有的这些戒都变成了 都变成了大乘佛教的戒律的一部分 然后我们这个人所做的所有的福报 所有的功德也就是因为这个菩提心 然后就 全部就立即就转化为 大乘佛教的这个资粮 福资粮 大乘佛教的福资粮 本来有可能他这个福报是人天福报 连小乘佛法都不是 人天佛法 也许 也有可能是小乘佛法 但是现在有了这个菩提心以后 然后就是发生了很巨大的这个变化 所有的善根全部都变成大乘佛教 这就是菩提心的力量 这个就是 这个福报 功德方面都是这样子
所以我们不要以为我们不要功德 不要以为我们不需要福报 是需要的 比如说现在 这一生当中 比如说我们身体非常的健康 然后就是非常有钱社会地位很高 很有名那这个时候有些人觉得 我不需要功德 我什么都不需要 这个就是 就是以为 他以为永远都是这样子这个不可能 就是不知道这个自然的规律的变化 这就是违背自然规律的说法和想法 不对的现在健康 今年很健康 明年不一定 今年很有钱 明年就不一定 今年很有地位很有权力 下个月都不一定所以呢 这些说说我不需要功德不需要福报 这个说法是不对的 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福报 每一个人都需要功德 问题就是这个功德和福报不是用来 不是用来就回向自己健康长寿 而是为了成佛 成佛需要功德的 刚才我们讲了成佛就是 不是大乘佛教经常讲 经常讲福慧二资粮或者是智悲双运 这个悲 悲里面就是有方便 平时我们讲智慧和方便 方便是什么 方便里面就是有这个功德和福报 福报功德这都叫作方便 这两个都需要的
7.3.5.4.6 菩提心可以忏悔罪过跟因果不虚不矛盾
那需要这些 那就发菩提心 需要发这个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的话 那就是应有尽有 非常的重要的然后忏悔罪过 刚才也讲了忏悔罪过 任何一个罪过都不会伤害我们 那这个是不是因果不虚这个是不是 跟这个有点矛盾呢 不是这刚才已经讲过了 因果不虚的意思是什么 这个我们曾经也讲过 比如说造了业然后不忏悔 这样子的话那么它这种 它这样子自然的情况下发展的话 那它一定会有果 这叫作因果不虚 但是如果这个中途发生了变化 那么因为这个因果它也是无常 它也是有为法 凡是有为法都会受到其他东西的影响 所以它也会毁掉 它也会结束 所以这个中途就有了菩提心 有了菩提心以后 这个菩提心的力量 就把这些罪过从我们的内心当中 把这些罪过全部消掉了 消掉了以后 那自然它的这个果报也就不会出现 所以这跟因果不虚是没有任何的矛盾 这个要大家要知道 所以我们发了菩提心以后 虽然没有去做专门的忏悔但是呢 有了菩提心立即就这些罪过都不存在 我们发菩提心不是为了 不是为了清净我们自己的罪过 但是发了菩提心以后 因为菩提心 它本身就有这么强大的力量 所以它一定会破坏 过去的这些所有的罪过 破坏了以后 然后它就不能发挥作用 这样子 菩提心是积累福报 忏悔罪过这方面 这都是非常 有这样子的作用 非常有意义的
7.3.5.5 (以火之喻说明彻底摧毁罪业)
7.3.5.5.1 菩提心如末劫火 刹那能毁诸重罪
然后菩提心就是 未劫就是世界末目 这个就佛教的世界末日 佛教的世界末日的时候 就像这个 地球上的所有的水 大海 湖泊 全部最后就是干枯 然后这个太阳的热量 越来越大 越来越大以后呢 最后这个地球 最后它变成一个火球 最后就会毁掉 那这个就叫作末劫火 这个火它把整个地球上的所有的生物 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烧掉 就有一个这样子的强大的力量
菩提心就像末劫火一样 瞬间一刹那就把过去的所有 非常非常严重的这些罪过都能够毁掉 下子就能够毁掉 所以我们 忏悔罪过也就 有菩提心就可以 积累福报有菩提心也就可以了 所以菩提心是万能的
所以大家 我们这一次的这个半年的时间当中 定要下功夫 大家一定要专心一定要认真 就是我们大家都是活着 看这个听得懂 然后明白这个菩提心的修法 比如说我们讲菩提心的修法 我们能够听得见 有这样子的耳朵也是福报 然后我们可以看这个《入行论》然后也可以看这个《华严经》看得见这有这样子的眼睛也是福报 这也是福报 然后呢 有一个这样子的正常的意识去思考 然后我们知道这个菩提心是什么 知道在讲什么我们的意识很明白 然后我们也就是按照这个佛的指点 这个佛经的指点 然后我们的意识也就 可以去思考可以去思维 拥有一个这样子的意识也是福报 这些都是福报 所以我们这些五根齐全等等 这些都是这个十八暇满当中的 这些都是福报 看不见听不见或者是我们的 没有这样子的正常的意识去思维 那这样子的话 那也是没有办法发菩提心的 所以我们现在就是 既能听见又能看见 还有自己可以去思考 思维 修行 有这样子的这个机会的话 这样子的这个时间 这种时间是不仅是一年一个月 连一天或者一小时都是非常的 非常的有意义的 不能浪费的 所以我们要得到这样子的这个机会 是非常难得的 所以这半年的时间当中 希望大家要努力非常的重要 然后剩下来的其他的菩提心的功德
7.3.5.6 (经中所说其他功德之理)
7.3.5.6.1 智者弥勒谕善财 彼心利益无限量
善财童子见到弥勒的时候 弥勒菩萨就告诉了这个善财童子 彼心利益无限量 这个无量的功德 那就是在《华严经》当中就讲过了 大家要看比如说 兑《华严经》讲 善男子菩提心者犹如种子 菩提心就像一个种子一样 为什么呢 能生一切诸佛法故 为什么菩提心就像个种子呢 因为有菩提心 所有的佛的法都能 都能产生 所以它就像一颗种子 菩提心者犹如良田 它就是一个肥沃的土壤 非常好的这个地一样 为什么呢 能长众生白净法 白净法就是菩提心出离心 所有的这些善法 然后 菩提心者犹如大地 能持一切诸世间故 比如说 所有的世间的人或者动物 或者是植物都依靠这个地生存 没有地就没办法生存 所以菩提心也就像大地一样 能够帮助所有的众生 就是等等的
这个我们没有时间讲 大家自己去看《华严经》我们大家在网上看也可以 或者是怎么样都可以很方便的 这个《华严经》的入法界品 这当中就讲善财童子的 拜见一百多位善知识最后就来到了 弥勒菩萨跟前的时候 然后弥勒菩萨就讲了菩提心的功德 那这个就是有一百多个 就类似我们刚刚念的讲的这种功德 这个我们一定要去拜读 大家一定要去看一定要去学 然后更重要的就一定要去思考这个 菩提心的功德 这个特别特别的重要 希望我们就是这个半年的时间当中 就是拥有这个菩提心 标准的菩提心 至少也就是有一点半标准的菩提 也是非常的非常的好
我们要目标稍微要高一点 大家努力 如果是半年过去了以后 如果有了菩提心 那就这个收获就是真的是不得了了 没有还没有菩提心的话 那我们也就奋斗了半年 这个也是为了菩提心 所花的时间心思精力 都是非常值得的 非常有意义的 都是福报 都是积累福报 都是在消除自己的罪业 虽然没有针对专门地去忏悔 但是就为了菩提心去打坐 学习 这实际上就是积累福报 实际上就是忏悔罪过 这个里面所有的都包含了 所以非常的重要 大家一定要努力 好我们今天这个菩提心的功德 简单地就讲到这里
8 要学习《入行论》第一品和《华严经》入法界品
然后呢 剩下的我们希望大家就反复地阅读 阅读《入行论》的这个菩提心的功德 更重要的就是《华严经》的这个 一百多个功德大家也要去学习 非常的重要这样子以后 我们可能对菩提心有信心 这就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努力
然后具体的修法我们明天会讲 那今天这个菩提心的修法就讲到这里 然后还有虽然还有十多分钟的时间 但是我们今天不提问题 我想关于菩提心方面可能也不一定有 因为讲过很多次了 不一定有什么问题 如果有问题的话也没关系 明天或者是还有 后面还有几堂课 都可以提问题
9 回向
今天我们大家就是要好好地回向
索南德义檀加热巴涅 托内尼波扎南潘协将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哲波措类卓瓦卓瓦效
嗡班匝儿格热班玛色德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