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册16因果不虚4
Total words: 21,826. Estimated reading time: 1 hour and 39 minutes.
1 劝发菩提心
各位道友大家晚上好 我们现在开始讲今天的这个课 今天的课我们继续讲因果不虚 因果不虚的实修的部分 首先请大家发菩提心 我们每 天都在讲 每一次都在提醒大家发菩提心 因为这个非常的重要 我们要 最好是发自内心的 如果目前还没有这么好的发心的话 那造作的 勉强的也可以 就是我们下决心 我要从现在开始 我要利益众生 我要度化众生为了度众生 为了更好地利益众生 我要成佛 这个发心就叫作菩提心 我要成佛 为了成佛 我们今天听这个课 然后听完了以后就一步一步地修 那这个发心 这样子的这个想法 这样子的想法 这样子的动机 就叫作菩提心 这个非常的重要 首先大家发菩提心
2 讲课
接下来我们讲今天的这个内容 那么今天的内容 我们就开始讲 这个因果不虚的具体的思维的方式 那么前几天 有好几天都在讲 包括上一次的《稻秆经》《佛说稻秆经》在内 这些都是因果不虚的理论 然后我们首先去学 学完了以后 这个昨天也给大家讲过 这些理论我们要静下来去思维 这些要去 一步一步地去推理 这样子也叫作修行 这是一方面 然后另外一方面 我们今天就是开始讲另外的一些 除了理论以外的一些思维的方式 那么这个思维的方式 我们今天讲不完的 只能讲一部分 然后大家首先去思维思考 修 前上一次我们讲这些课的内容 然后也就去思维 今天我们讲的这个内容 然后其他的 我们过一段时间以后然后再继续讲 今天就讲一部分的修法 思维的方式 首先这个因果 就是我们对这个因果 善恶的因果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 然后我们基本上相信 接受 这个因果观念 因果的关系 这种观念 这样子以后 然后我们再进一步地去思考 那么因是什么 果是什么 那这个善恶因果当中 善是什么 恶是什么 要进一步地去思考这个问题 在这个之前 我们还没有讲 什么是善 什么是恶 这些具体的都没有讲 我们只是讲一些因果关系 理论上怎么样去接受 怎么样去理解 接下来 就要讲具体的善和恶 善和不善 十善和十不善 首先佛经里面讲了很多很多 不同的善 不同的恶 根本就不止十个 有很多 但是这个主要的善和不善 可以归纳为十个善和不善 这叫作十善和十不善 这十个是所有的善恶当中的 最关键的 最重要的这些 就最后就是归纳为十个 除了这十个以外还有没有善恶呢 有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 但是主要是这十个 那么这十个 我们首先讲怎么样去思考十不善 首先我们讲这个十不善 然后再讲这个十善 这样子 这本书的顺序也是这样子 然后这个我们上一次也讲过了 大圆满的《前行》也好 或者是《菩提道次第广论》还有大圆满的《大圆满心性休息》这些所有的书里面 首先讲十不善 然后十不善一条一条一条地讲 十个都讲完 然后再讲 每一个罪过它的果报 然后就讲 每一个都有四种不同的果报 然后这些讲完了以后 再讲十善 然后再讲这个善的果报 书的这个顺序是这样子 但是我们修的时候 这个上一次也讲过了 稍微调整一下
修的时候我们可以调整一下 怎么样调整 首先我们去思考 比如说这个十不善就是三个身造罪 就是我们身体所造的罪过 然后四个口造罪或者是语造罪 语言所造的罪过 四个 然后最后就是 三个是意造罪 我们的心 意识所造的这三个罪 共是这样子有十个罪 十个罪过 这十个罪过 然后这十个罪过 这个不是释迦牟尼佛制定的 比如说出家人的戒律 在家人的戒律当中 比如说像八关斋戒里面 也有一些佛陀制定的戒律 在一般的情况下 这个不一定是罪过 但是因为这一天是佛陀制定了 所以就是我们如果违背了 它就会变成罪过 也有这样子的 那这个十不善它都不是这样子 它就是它的本质就是罪过 它是本质的罪过 这个跟佛陀的戒律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有戒律的 没有戒律的 信佛的 不信佛的 有信仰的 没有信仰的 所有人 任何人去做这些事情 都是罪过 这个跟身份是 没有任何的关系 这样子
2.1 分三个阶段来思维
首先我们调整 调整以后 首先我们去了解 比如说 这个刚才我们讲的十不善当中 首先三个身造罪 身体所造的罪里面的第一个就是杀生 首先我们去了解一下什么叫作杀生 首先我们把过去 曾经我们已经讲过了 比如说 打坐的时候的身体的姿势 排污气 这已经 大家都修了一年了 不需要再讲 这些全部做完了以后 然后静下来 心静下来 然后我们开始去思考 思考什么呢 首先要去思考 去思维什么是杀生 然后这个思考完了以后 我们了解了以后 我们确定了以后 这个就是 这样子的杀生 就是十不善当中的杀生
这个我们确定了以后 然后再去思考一下 那我曾经有没有造过这种罪 也就是说我有没有去杀过生 去思维一下
然后紧接着 书的顺序是这个 杀生完了以后就是偷盗 但是我们思考的时候不这样思考 杀生这个思维完了以后 然后再去思考 杀生它有什么样的果报 它的异熟果是什么 它的增上果是什么 士用果是什么 这些四个不同的果 那它的果是什么 然后我们再去思考 然后这个思考 确定杀生就有这些果报 这个确定了以后
然后我们要去思考一下 那我也要 我未来 将来 我也要面临这样子的问题 也就是说我也要承受这样子的果报 为什么呢 这个因我已经播下去了 这个种子我已经播下去了 这个种子它本来就是 有这样子的果 那这个果 我有一天也要承担 也要承受的 因为我已经做了这个因 那么果 我愿意或不愿意都会成熟的 就成熟在我的这个身体和精神上 那怎么办 这个时候我们就思考 那我怎么办 我应该怎么做 因为我就是已经做了 这样子的杀生的这个罪过了 那么杀生的这个罪过 旦杀生有这个罪过 那么不管是什么样的人都要 都要承受这样子的这个果报 那我也已经是杀 有这个罪过 那我肯定也是没有什么特别的 我也要面对这样子的这个果报 我也要承受这样子的果报 那这个时候 那我应该怎么办 去思考
我们在理论上 就是书本上 就是把这每一个 这个是杀生 这个是偷盗 它有这样子的果报 这个有那样子的果报 这样子去数一下 十个这个 十不善 我们数一下一个一个地数一下 这个没有用的 这个没有什么感受 感触不深
所以每一个 杀盗淫妄 要给自己连接起来 我曾经有没有这么做过 如果有了 那我以后也要这样子 要承受这样子的这个果报 那这样子 那我怎么办 就是要跟我连在一起 这样子才会有效果
然后最后的时候 这是第二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去了解什么是杀生 第二个阶段再进一步地去了解 那杀生有什么样的果报 然后这两个确定了这个因和果关系 我们相信 然后又确定了以后 然后再去想 那我也造了这样子的罪 那我肯定也有这样子的果报 那我怎么办 这是第三个 这是第三个阶段 我怎么办 那我应该怎么做 这是第三个阶段 那我们是要这样子 就分三个阶段来思维
2.2 用这三个阶段去思惟偷盗
然后第一个 杀生 这个思维完了以后 然后就再进一步地去思维偷盗 那偷盗的这个思维的方式 也是跟刚才一样 就分三个阶段
首先我们去了解一下什么是偷盗 什么是有罪过的偷盗 什么是十不善当中的偷盗 然后这个了解了以后 然后我们再去想想 那我有没有这样子的 有没有做过这样子的事情 我有没有犯过这样子的罪 如果这一生没有的话 那么这一生没有 那上一世或者是再上一世 我能不能肯定没有 这个是肯定是 没办法肯定的 这个是我们大家都没办法知道 就是这个偷盗 如果我们发现 发现了我自己这一生 不需要去思考上一世 我这一生当中 都犯了很多很多这样子的错误 那这样子的话 那这个是因 我也已经播下了这个种子 我也已经做了这件事情了 那这样子播下去了这个种子以后 有一天这个果一定会成熟的 这个果会成熟 那么果成熟的时候 那我也要面对这样子的痛苦 这是第二个阶段 然后第三个阶段 那我现在应该怎么办呢 我应该去做什么呢 就去思考
这个完了以后 然后就是邪淫 然后就下面的每一个都是这样子 我们不需要一个一个讲 都是这样子 思维的方式都是这样子 这样子去思考
2.3 一座不要思考太多内容 根据效果自己决定
然后思考的时候 比如说我们今天这一座 比如说今天打坐的话 今天这一座当中只思考 只去思考十不善当中的杀生 就一个 就一个罪过和它的这个果报 其他都不去思维 就思维一个 这样子也可以的 或者是 一个星期当中 就思考杀生和杀生的这个果报 其他 偷盗这些都不去思考 都可以的 都可以 然后也可以一座当中 那我们把杀生 偷盗这些都去思维 这样子也可以
但是一座当中 比如说把整个的十不善全部去思考 然后它们的这个结果 每一个罪过它有三个 至少有三个不同的果报 第四个 士用果 都是 所有的罪过 都是 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但是三个 前面的三个 异熟果 等流果 增上果 这些都是不一样的 那这样子的话 每一个罪过都有三个不同的果 那这样子一共是有三十个不同的果报 那我们这么一个小时当中 去思考这么多事情 那这个就是 虽然是这些都过了一下 但是实际上就是没有 没办法深入 因为这样子 可能这个思维就比较混乱 因为这思考的东西太多了 所以如果太多了的话 不太适合
但是一座当中 比如说我们一座当中 首先去思考杀生 然后再去偷盗 邪淫 这样子两个到三个 也可以的 这个我们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 怎么样都可以的 自己认为怎么样修最有效果 就怎么样去修 感触最深的是哪一个 就是一座只修一个 或者是一座当中就思维两三个罪过 都可以 这个都没问题的
2.4 观修思考的前提是坚信因果
但是前提的条件 前提的条件是我们坚信因果 坚定不移地相信 否则的话 那就是因果都不相信 那我们思考这些是没有用的 所以前提的条件是要坚定不移地相信 这个因和果的关系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思考 这样子 这些都是 十不善都是这样子
3 总说十不善和十善及思惟方式
3.1 什么叫做善
然后十善也是这样子 十善 首先什么叫作善 然后比如说不杀生 不杀生 这个是十善之一 然后不仅仅是不杀生 而且去放生 那这个是特殊的 特别的十善
3.1.1 没有决心不叫善
比如说每一个这个善 比如说我们不杀生 不去偷盗 那这个是不是善呢 这个不一定的 很多人也不偷盗的 但是这个只是没有造罪而已 实际上这个不是善 那不偷盗 怎么样把这个不偷盗它变成善呢 然后就是要有发心 下决心我不杀生 下决心我不偷盗 这样子才能够算是善 十善
如果我们没有这样子的决心 没有去想到我不杀生 没有这样子 只是没有杀生而已 那这样子这个就不叫十善 这叫作没有去造罪而已 没有去造罪 但是这个还不能算 这个不能算是善 还不能成为善
3.1.2 下决心不做恶 叫做一般的善
如果要成为善 那就必须要内心当中下决心 好 我不杀生 我不偷盗 我不邪淫 有这样子的决心 有这样子的发心 才能够这个善 但是这个善 就叫作一般的善
3.1.3 除了不做恶 还行善 叫做特别的善
一般的十善和特别的十善 特别的十善是什么呢 除了不杀生以外 去放生 救命 然后除了不偷盗 还去布施 给与 然后除了不邪淫之外 还有受戒等等 那这样子的话 那这种善 它就是多了一个层次了 多了一个层次 所以这样子的十个善 十善 叫作特别的十善
3.2 思惟的三个阶段
然后十善也是这样子 不管是一般的善 或者是特别的善也好 我们首先去确定什么是一般的善 什么是特别的善
然后再去思维 那我曾经有没有这样子 造过这样子的这个 有没有行这样子的善 有没有积累这样子的福报 然后再进一步 第二个阶段就是善 比如说这个十善 第一个不杀生或者是放生 它有什么样的果报 然后有这个果报 确定了以后
然后第三个阶段 那我以后 如果我之前没有去行善 那这样子的话 我应该怎么去做 如果我之前有的话 那我应该继续行善 就是这些方面 这是第三个阶段 这样子去思考
3.3 十不善十善一共60个阶段的思惟
每一个都这么去思考 这样子以后 我们把十不善就分成三个阶段 共是有三十个不同的思维 然后十善也就每一个分三个阶段 那这样子一共也有三十个不同的思维 共加起来就有六十个不同的 不同阶段的思维 这样子我们把善和不善分开 然后这个分这么几个阶段 这样子去思考的话 那这个思路就是很清晰的 然后效果也是比较明显
因为我们把每一个思维都跟自己有关 每一个善 恶 这个因和果 全部跟自己连在一起 这样子去思考的话 那这个效果是很好的 否则的话 我们只是心里去想一想 这样子叫作杀生 这样子叫作偷盗 这样子叫作邪淫 然后杀生了就有什么样的果报 只是心里去思考 去想一想这些 那这个数一下十不善的数字一样 这个没有什么效果的 所以要这样子稍微调整一下 这样子修
那这样子以后 我们每一座都有效果 都有一定的效果 首先我们坚定不移这个因果关系 相信这个因果的关系 然后就因为自己 如果是发现自己曾经做过这个 已经造了这个杀盗淫妄 这样子的话 那应该知道自己怎么做了 现在就是要去忏悔等等 这样子以后就有 坚定不移地相信因果 然后下决心 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去忏悔
或者是我们 比如说思维十善的时候 我们发现这个善 每一个都有很好很好的果报 那这个我们发现了 确定了以后 然后就是我曾经有没有去行善 如果没有的话 我们觉得我为什么 有这个机会为什么不行善呢 明明有这样子的机会 我有能力去做这个事情 为什么不做呢 曾经没有做 那我不能再不做 我一定要去行善 就最终会有这样子的 有两个结果
3.4 十不善和十善各有两个思惟结果
大家要知道我们的这个思维 需要得到两个结果 一个是这样子的罪过有这样子的果报 要坚定不移地相信这个关系 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 那么我曾经就是有这样 已经犯了这样子的罪 所以我一定要 下定决心要去忏悔 这是第二个结果
然后行善的时候也就 思考这个善的时候也是一样 首先我们坚定不移地去相信 这样子的善 有这样子的善的因 就有这样子的善的果 这个因果关系 坚定不移地相信 这是一个结果 第二个结果是什么呢 然后去思考 那么善 行善有这么好的果报 那这样子的话 那我曾经有没有行善 如果我们发现我没有行善 那我现在一定要去行善 一定要 我不能忽略任何一个善 善业 哪怕是很小很小的善根 我都不能忽略 我一定要去做 最后就是得到一个这样子的结论
那么就是要 四个结论 大家要记住 四个结论 六十个思维 六十个思维 四个结论 这样子可以 我们可以这样子总结 六十个不同的思维的阶段 四个结果 最后的结果 那就是这样子 这样子以后 这个我们因果不虚 思维得就比较 修得比较到位 一定会有帮助的
3.5 如果没有对因果的信任根本就没法修
我们首先没有了对因果的信任 这样子的话 我们未来修行 根本就是没办法修 就是我们把这些因果 这些基础的东西没有做好之前 就急急忙忙地去修大圆满 大手印 就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效果 然后我们很多人也就 比如说就是有些人去了以后 就是就去就灌了什么大圆满的灌顶 灌了什么这个 大圆满里面有一个 特别特别殊胜的叫作一子续 一子续的灌顶等等 然后就讲了什么什么大圆满的这个法 我觉得可能他们没有这样子讲 他们讲的这些可能不是大圆满 如果是的话 那这个确实是 不负责任的行为 不能这样子的 如果真的想这个大圆满的法 如果他希望对你有一点帮助 这样子的话 负责任的话 那么就是 首先我们把这些基础的东西做好 基础东西做好 然后再一步一步地修 才有点希望 证悟的希望 否则的话 我们就是首先 把基础先做的都不做 然后就是就直接去听大圆满 大圆满再殊胜 是没有用的 然后这些上师 我不是说他们不好 这些上师再了不起的话 也是因为我们自己的这个法器 我们的根机没有成熟 我们的根机就是跟不上这么高的法 所以这个上师再好也好 再怎么 法再殊胜也好 因为我们的根机太差了 所以再好的上师也是没有办法的 我们昨天不是讲过很多故事吗 释迦牟尼佛 没有一个比释迦牟尼佛更厉害的上师 这一点是可以确定的 但是在佛陀的身边 如果是不听佛陀的 这样子的话 佛也是没有办法的 佛也是没有办法 更何况其他的上师 所以法很殊胜 这些上师也是很了不起 但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根机不成熟 所以就是不会有 最终还是不会有任何的结果 所以我们还来不及修前行 然后就是去修 去听大圆满的 修大圆满的 我从来都不相信 他们有什么证情 有什么结果 根本就不可能的 所以大家要老老实实的 就把这些四加行 五加行做好 如果这些做好了 这全部 我们自己该做的全部做好了 当我们的这个根机有一定的成熟 这个时候我们去听个大圆满的话 有可能我们证悟 有可能我们听得懂大圆满 都有可能的
所以这个听法 也跟这个种庄稼是一样的 种庄稼是一样农民种庄稼 在田里面也要干很多很多的活 干很多的农活 这些先做的后做的都是有顺序 那跟我们的修行和学法也是一样 这些基础的这些没有做好的话 那就根本就没有希望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 虽然是人身难得 死亡无常 但是这个基础没有做好的话 再无常也好 再急也好 没有用的 根本就不可能证悟的 所以大家首先踏踏实实地 把这个加行做好 点点滴滴地去做 然后我们再一步一步地去修的话 是有可能的好 这样子 这些大家一定要记住 接下来我们再简单地 介绍一下这个修法 这个修法实际上这个书里面 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 大圆满的前行《普贤上师言教》这些 这个书里面已经有的这些东西 我们大家都看得懂 所以就是也不需要太多的解释 还有几个参考的书 前几天也给大家已经讲过了 有一些佛经 我们可以去阅读 还有一些像 比如说像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这样子的论 我们这个时候也要阅读 这个阅读和学习提高我们 会提高我们对因果的认识和坚信 一定会的 所以要去这个 要去读 那我要给大家讲的 就是这些思维的方式 这个书里面没有讲得很清楚的 一些思维的方式 要给大家讲 那么十善和十不善 这个里面讲得已经很清楚了 我们也不需要讲太多 但是具体的一些思维的方式 还是要给大家简单说一下
4 杀生
好 我们首先第一个十不善 十不善当中的杀生 首先是杀生 杀生 什么叫作杀生 需要具备四个条件 才叫作十不善当中的杀生 杀生有很多 佛经里面讲 有些杀生是没有罪过的 有些杀生是有功德的 就是这样子 那什么样的杀生是有罪过 什么样的杀生是有功德的呢
4.1 有功德杀生的动机–利他
有功德的这个杀生 这个是大乘佛教的说法 小乘佛教它不会这样子认为 小乘佛教它认为 不管你什么样的想法和目的 反正有这种杀众生的这个 杀生的起心动念 这个起心动念它本身就是罪过 这个就是它的观点 那大乘佛教就不一样了 那你有一个杀生的起心动念 但是这个不一定是罪过 为什么呢 还是要看另外一个条件 另外一个条件就是 你为什么要杀生 比如说你杀一条生命 为了帮助更多的生命 为了救更多的人 比如说你发现 如果你不杀这个人的话 他会杀更多的人 杀了更多的人 最后他自己也会堕地狱 那这样子的话 那么如果这个时候 他有能力的话 就是把这个人杀了 杀了以后 他也没有去造这么多的罪 然后其他的几百个人 几千个人 也就救到了他们的命
那这样子 这个当中没有任何的自私的成分 完全是就站在利他的这个角度去思考 那大乘佛教就认为 这个杀生不但是没有罪过 而且这个杀生是有功德
为什么呢 他的这个出发点 是为了帮助这些人 而不是因为嗔恨心 而不是因为仇恨 也不是因为贪心 也不是因为愚昧 杀生就是 就三种杀生 这个都不是 他是为了救这些人 他认为如果这个人去杀这么多人的话 他自己一定会堕地狱的 然后就又杀了这么多人 这些人和他们的 跟他们有关系的这么多人 他的家属 他们都会很痛苦 那这样子的话 那我去杀他 我把这个人杀了以后 我一定会堕地狱的 但是没关系 我愿意牺牲 有这样子的奉献的精神 这种杀生就变成功德
所以大乘佛教里面有三种杀生 小乘佛教里面就有两种杀生 永远都不会有 有功德的杀生 只是有 有罪过的杀生和没有罪过的杀生 这个是大乘小乘的不一样的地方
4.2 有罪过杀生的三种动机–贪嗔痴
那么杀生的这个动机 就有三种动机 比如说嗔恨心 抱怨仇恨 这个就是打架 还有就是战争 这些都是这样子的杀生 还有一个就是贪心的杀生 这个就是 宰杀动物一般都是贪心 不是对动物有什么仇恨 杀人的话 那基本上很多很多都是 当然也有贪心 比如说贪财 但是很多 这个里面 也有很多仇恨的部分 都会有的 另外一个就是因为无明 就是因为愚昧 比如说有些宗教就认为 如果是杀生 那么杀生 他们认为这个杀生可以祭祀 祭祀以后就是让神高兴 这样子以后 我们可以上天堂 升天堂 这样子的这个杀生 那佛教认为这个是很愚昧的 佛教认为杀生永远都不会有好的果报 但是因为他不懂 所以佛教认为这个是愚昧无明的杀生 那不管是 这三种杀生动机 都是一样 不管是嗔恨心 还有贪心和无明 或者愚昧 都是有罪过的 这三个都是有罪过
4.3 有罪过的杀生的四个条件
首先这个杀生的话 四个条件我们刚才说了
首先第一个条件 我们明明知道对方是一条生命 是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动物 首先要确定 如果这个时候 我们误以为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动物 最后就是比如说开枪 最后发现是一个人或者 一个动物的话 那他这个时候虽然是 就是因为他的这种行为 把一条生命结束了 让他结束了 但是他没有这种想法 他不是 他没有这种杀生的想法 他以为这个不是生命 所以这个 还不够一个完整的杀生的罪过 那首先第一个是要确定对方是生命
第二个条件就是有这个 想杀死人和动物的这种动机这种想法 这是第二
然后第三就是有行动 行动上他自己去杀 亲自动手 或者是去安排其他人去做 这两个是一样的 两个都有罪过的 但是亲自 亲手去做的这些事情 会更严重一些 更严重 但是两个都是有罪过的 这是第三
然后第四 那就是最后就导致了 这个人或者这个动物的生命结束了
那这就四个 这四个就是 如果有这四个 那这种罪过是一个完整的罪过 这是有果报 有果报的罪过
4.4 观修思路(三个阶段)
4.4.1 1什么是杀生 我有没有做过
这种罪过 那我们想想 首先我们打坐去思考什么是杀生 把一个一个的去想清楚
然后我们再去想想 那我有没有这么做过 比如说我们拍蚊子 我们明明知道蚊子它是有生命的 然后我们想杀这只蚊子 也有这个动机 有杀生的动机 然后去拍 也有这种杀生的行为 最后就蚊子拍死了 它的生命结束 那四个条件都已经具备了
或者是我们到餐厅去点杀吃活物 那这样子的话 首先我们看到这条鱼是活的 我们明明知道这个鱼 海鲜 河鲜这些是活的 首先我们没有认为它是已经死了的 是认为是活的 第一个 然后第二个 我想吃活的东西 那这个 那吃活的东西肯定是要 肯定是要杀生的 那他已经有了这个杀生的想法 然后我们去点菜 他不是亲自去杀 是厨师杀的 但是他让厨师杀的 是一样的 然后去点菜 这个就是点这个活物 这就是 实际上这个就是杀生的行为 这就是行为 然后就 这个行为就是导致了一条鱼 或者是另外一个生命结束了 那么这四个都有了 所以我们到餐厅去吃活物的时候 这四个已经有了 具备了 这就是一个标准的杀生 是有罪过的杀生 等等
我们自己去思考就知道了 我们不需要讲那么多 就我们吃东西 然后就是拍蚊子 踩蟑螂等等 还有就是比如说堕胎 我们明明知道他是 条生命 是一条生命 然后呢 就像明明知道这是一条生命 但是想把他打掉 这样子已经有了杀生的起心动念 然后就到医院去 让医生开药或者是动手术 那么这个就是 实际上是医生做的 但是我们安排让他去做的 所以这两个都是一样的
4.4.1.1 让别人杀生比自己做还要糟糕
这种罪过是 还不如 比如说有些东西还不如自己去做 如果自己去做 只有一个人就有这个杀生的罪过 如果我们安排其他人去做的话 那就两个人都有这个罪过 比如说厨师有罪过 因为我要吃 所以我让他去做这个事情 然后医生他也有罪过 为什么呢 我让他去做这件事情 我让他去动这个手术 所以我也有罪过 他也有罪过 就是这样子 如果参与了七个八个人的话 那么参与的这些人 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 都有这个罪过 这个是很公平的
我们行善也是这样子行善 比如说我们今天亲自去放生 亲手去放有功德 如果是我们自己不参加 我今天安排某一个人去参加 把这个放生的工作 我们去安排 某一些人去完成这个工作了 那么这个也是有功德 如果是我一个人去做了 我是亲自做了 我有功德了 但是这是只有我一个人才有功德 如果我让多几个人参与 安排他们去做的话 那我也有功德 他们也有功德 这样子 这个善和恶都是一样的
那我们去思考这些 这些细节都去思考 然后我们自己确定了以后 什么叫杀生 这个确定了以后 然后那我这一生当中 我们回忆不起的 想不起来的就不说 我能够回忆起来的这些当中 有多少个这样子的事情 我曾经做了多少个 比如说这一年这一个月有多少个 这些都去思考一下 去思维 那这样子的时候我们会发现 可能我们学佛以后 这个可能比较少 但是所谓的学佛 比如说我们很多人 就到寺庙去烧香拜佛 但是念佛的同时也拍蚊子 这种情况也是很多的 那他们是 就是因为不知道杀生的严重性 所以就是就犯了这样子的错误 那一般我们就是进入了佛门以后 稍微就有机会接触真正的佛法 接受了佛教的这些正统的教育的人 般是我们学了佛以后 可能这种情况就是比较少 但是我们都是半路出家的 在这个之前 就做过多少次这样子的事情 大家去想一想 我们就是生活当中 常见的就是拍了多少个蚊子 吃了多少个活物 然后堕了多少个胎等等 那这些去想想 那这样子以后 我们就会发现 我们每一个人 都已经造了很多很多的罪过 如果不忏悔的话 那真的是 这个是 到时候就是 这个果报是很 非常非常的可怕的
那这样子 刚才我讲的 首先我们去了解 什么是杀生 然后紧接着去思考 那我做了多少个这样子的事情 有没有做过 然后这两个 这两个是一个阶段 我们刚才讲的六十个 或者是三十个思维的阶段当中 这两个就算一个阶段的思维 好 首先我们了解这个什么叫作杀生
然后没有罪过的杀生是 我们走路的时候不小心踩死了小动物 这个我们根本不是故意的 然后也没有看见 还有就是像交通事故 这样子的当中出现的一些意外 那这都不是故意的 所以这些都是没有罪过的 这是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大家都是公认的 这个是没有罪过的
那有罪过的这种杀生 我们因为仇恨心的 仇恨去杀生 这个可能是 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不会有的 但是因为我们 那比如说 这个也不能这么说 这个可能也 我讲的可能不到位 我想我们拍蚊子 这个是仇恨 这个不是仇恨是什么呢 这又不是愚昧 又不是贪心 就是因为蚊子叮我 所以我拍死它 这个是仇恨 那这样子的话 可能这种也就比较多了 然后很多很多 比如说贪心 以贪心去杀生 这个就已经很多很多 我们吃海鲜 河鲜都是因为贪心 然后愚味也有的 我们还没有学佛之前 觉得杀生是没有果报的 所以就是去杀生 那这个也是愚味的 愚味的杀生我认为有两种 一个是 有些宗教就认为杀生是行善 这个是愚昧 另外一个 我们没有信仰的 不相信因果的人就觉得 杀生就没有什么罪过 去杀 随意地去杀死这些小动物 那这两个都是属于愚昧的杀生 那么这些东西我们曾经做了过多少 都去思考一下 这是第一个思维
4.4.2 2思惟杀生的果报 我要受什么果报
然后这个思维完了以后 我们先不去思考这个偷盗 然后再去思考第二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就是 那杀生它有什么样的果报 每一个罪过都有四种不同的果报 其中的最后一个 任何一个罪过 它的果报都是一样 它的果报是什么呢
就是比如说我们杀生以后 如果不去忏悔的话 那么这个杀生的罪过 就是越来越增长 越来越增长 这叫作士用果 这个是所有的罪过都是都一样的 那除了这个以外 前三个果报都是不一样首先 前三个 首先第一个叫作异熟果 等流果 增上果 就这三个果 这就是三个果
4.4.3 异熟果
异熟果呢 成熟 比如说我们去杀生 杀生了以后 这个果报以后会 以后它不会成熟在这个 没有情感的这些物质上面 它会成熟在我们的身体 我们的精神上面 那这种成熟的这个果报叫作异熟果 那异熟果是什么 杀生的异熟果是什么 佛经里面讲 比如说同样一个杀生 它的异熟果有可能是地狱 有可能是饿鬼 有可能是旁生 这三个都有可能 为什么三个都有可能呢
如果这个杀生的动机 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仇恨 或者是非常严重的欲望 这样子 什么叫作严重呢 可以有 从几个方面可以讲 一个是长期的 比如说去杀一个人或者是一条动物 想了很长很长时间 经过了很长时间 但是还不放下 一直都特别的执著 特别地去想做这件事情 就两年三年或者是很长时间 杀生 偷盗 都是一样 那这个 就长时间的这种欲望和嗔恨 这都叫作严重 这是一个
另外一个就是非常强大的 非常强大的意思就是说 这种嗔恨心根本就克制不住 自己都控制不住的这种恨心 以这种嗔恨心去杀生 或者是以这样子的欲望去偷盗 那这些叫作非常严重的动机 那这样子的严重的发心去杀生 那就是地狱 如果这个欲望是 没有那么的强大 一般 那就是中等 就是饿鬼 然后稍微轻一点的话 那就是旁生 就是动物当中 投生到动物当中 就是这样子 然后如果在饿鬼当中的话也好 在地狱的话 那这个果报是什么样子 这个我们 在这个之前已经学过了 已经学过了轮回的痛苦 轮回的痛苦的时候这个里面就讲过了 地狱的痛苦 饿鬼的痛苦 这些都讲得很清楚的 那这些都叫作异熟果
首先我们去思考一下 杀生是有这样子的异熟果 那么我们再回去看看 那我过去 比如说我们杀生的话 那它是什么样的动机 比如说我们拍蚊子 下就拍死蚊子 那这个我想的话 应该不算是很严重的动机 因为这个也没有去想很久啊 我们也没有去想很久 去想了很久 最后就下决心要杀 要拍蚊子 也不是这样子 这个就是临时决定的 所以这个也不算是 时间也没有那么长 然后就对这个蚊子 也没有那么严重的嗔恨心 所以这个是 应该是比较轻的 比较轻的动机 然后其他的 我们这样子自己去判断
当时我去造罪的时候 这个动机应该是属于哪一种 严重的或者是轻的或者是中等的 两个方面 一个是它本身 它的度 另外一个就是它的时间 从时间的方面自己去判断 我们曾经造的这些罪过的动机 应该属于什么 那这样子以后 我们就会明白过去造的这些业 是让我下地狱的还是饿鬼道的 还是 是什么 这是一个思维 然后立即就会思考 那如果是这种动机 如果下地狱的话 那我曾经也有这样子的行为 以这样子的动机杀过生 那我怎么办 那我已经造了这样子的因 这个果会成熟的 那成熟的话 我应该怎么办 这是第二个阶段
4.4.4 忏悔
然后第三个阶段的时候 就我们刚才没有讲得很清楚 第三个阶段那我怎么办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这样 那我怎么办呢 就是就忏悔呀 忏悔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不要去忽略 哪怕是很小很小的 很小很小的罪过 很小很小的罪过 当它是因的时候 不是很大 一个很小很小的罪过 但是它变成了果的时候 然后它发生这个果的时候 那这个很小的因就会有很大的果
这个我们之前 这个理论我们之前已经学过了 虽然这个 虽然比如说拍死 个蚊子 那这个我们刚才也说了 也没有太强大的嗔恨心 然后也没有花很多的时间 也没有去想各种各样的方法 就是瞬间 但是这也是杀生 这个杀生不能忽略 如果忽略了以后 那就会有果报 果报现前的时候 果报成熟的时候 那我们昨天也讲了很多的公案 这个确实是没有办法的 所以我应该去忏悔所有的这些罪过
因为这一次 这一生当中我们 虽然我们也造了很多的罪 但是有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是 我们现在都来得及 一切都来得及 曾经比如说我们造了再严重的罪 比如说像五无间罪这样子罪过 但是我们现在来得及忏悔呀 来得及 所以我要把过去的所有的这些 所造的这些罪过要回忆起来 能想得起来都要去思考 去想 然后把这些全部的罪过要 就一起去忏悔
不管是忏悔的深度有多深 多好 反正凡是有忏悔的罪过都变成 他的这个罪过会变成不定业 不定业就是说 我们上一次讲过四种业当中 最后一个不确定的果 不确定的果就因为忏悔了以后 这个因的力量已经很小很小了 所以它也许以后有果报 也许没有果报 如果再做得稍微好一点的话 那就完全可以没有果报 这个是《大乘阿毗达磨》里面讲过的 凡是忏悔过的这些罪过 这些罪过都会变成 都会变成不定的业 这是不定的业 就是说它的果报 不会现世果报 然后它也不会来世 它也不会再后面 它这个 因为经过了忏悔以后 就摧毁了它的力量 所以 他以后也许有果报 也许没有果报 因为 就他就忏悔过 所以这个非常有用的
我们要把全部 能够想起来的全部去回忆 然后我们没有办法回忆的这些 我们从无始以来的所造的全部的罪过 然后我们用我们的心去把 全部总结 然后我们不知道这个有多少 但反正所有的罪过 我所造过 从无始以来所造的 所有的杀生 所有的偷盗 这样子就可以了 我全部现在开始忏悔 那这样子的话也就 这样子就非常有用的 这是一个 我们刚才前面的两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可以分两个 有另外的小的阶段 小的部分 那这个也是 首先是对罪过的忏悔
然后另外一个 行善 行善的时候 我们也不要轻视任何一个善 哪怕是很小很小的善根 它也从现在 当它是一个因的时候 当它是一个种子的时候 它是一个很小的善根 但是它发挥它的作用 最后这个果发生的时候 然后就是会有很大的这个果 善报 它有很大的善报 所以我们每一个善根 哪怕是再小的都不能轻视 都要重视 那么重视 我们首先就是要 每一个善都要具备三殊胜 首先要发心 然后就专心地去做 最后就回向 这样子的话 每一个善都变成了非常非常大的功德 这是第三个阶段 那我们每一个都需要这样子的阶段 三个阶段 分三个阶段来思考 好 这是我们杀生的异熟果
4.4.5 等流果
然后第二就是等流果 等流 等流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我们上一次学习《佛说稻秆经》这个里面就讲过了 因和果是相似的 相似的 所以叫作等 等就是 因和果是相似的 比如说种瓜的话 那它因是瓜 它的果也是瓜 这两个因和果是相似的 相同的 所以叫作等 等流 流就是流出来 流出来的果 从这个种子当中流出来的 或者是长出来的这个果 生出来的这个果 这个因和果是相同的 不会 善的果不会是恶报 不会恶的果报是善报 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这是等同 相同的 所以叫作等 等流果 然后这个等流果就有两种等流果 一个叫作受 受就是感受 感受等流果 还有一个叫作行等流果 行动 也就行为 两种不同的等流果
4.4.5.1 感受等流果
两种不同的等流果当中的第一个 杀生的等流果是什么呢 比如说下一世 这一生当中杀生 然后就让他堕到 比如说地狱和饿鬼 那这样子的话 地狱和饿鬼它的寿命 它的寿命是固定的 所以不会因为杀生 他的寿命短 不会的 但是如果他投生到这个动物 投生到动物当中的话 那动物和人的寿命是不一定的 有长的有短的 都有的 所以如果他投生到动物当中的话 那就寿命短 寿命很短 等流 为什么呢 因为他曾经就剥夺了 另外一个生命的生存权 现在他自己要面对 这样子的同样的事情 这个时候又会有其他人 来剥夺他的生存权 那这个就是等同的 相同的 应该叫作相同的 寿命短 然后下一世命短 多病 然后有各种各样的疾病 生下来的时候就有各种各样的疾病 然后一生当中就有很多的病痛 就找遍了各大医院都治不好 这样子一辈子都不健康生病 小的时候就开始生病 那这个是因为上一世杀生 那杀生的时候就是让被杀的这个生命 让他就是感受到极大的痛苦 所以现在他要这样子生病 这样子 面临这样子的这个痛苦 上一世就是结束了 就让一个生命结束了 所以现在他的生命短 他的生命很短 叫作等流 叫作等流果 上一世做什么样的 造了什么样的罪 下一世或者再下一世的时候 受相同的 同样的 相同的 类似的果 类似的这个果 这所以叫作等流果 这是受 受就是感受方面的等流果
4.4.5.2 同行等流果
然后第二个就是行为 行为方面的等流果是什么呢 比如说上一世他是杀生的 那么这样子 下一世的时候 如果他是一个动物或者是投生到人间 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或者是动物 他都生下来的时候就特别地喜欢杀生 对杀生特别感兴趣的 特别感兴趣 然后 而且对杀生有各种各样 有各种各样的方法 非常能够杀生 就是在这个方面特别特别在行的 会变成这样子的人或者动物 动物当中我们经常看到 在动物世界里面 这些动物它们 当它们杀生这样子的时候 确实是有意外的 我们意外发现 它们有那么大的智慧 但是这些智慧 这一些昆虫 一些小动物 它都有太多太多的杀生的方法 那么它先天就会 这样子 偷盗的话也是这样子 有些动物生下来的时候 它都非常非常的 偷盗方面特别感兴趣 特别的在行 跟其他的动物不一样的 偷盗也是这样子 这些都叫作行为方面的等流 行等流是这样 如果下一世 比如说这一世当中他杀生 然后就这个 因为下一世 如果投生到人或者其他的六道当中 那也是又会堕地狱 为什么呢 因为他就是有这个行为的等流 他又去杀生 又去偷盗 又去偷盗了以后 他又会堕地狱 又会堕饿鬼 然后在地狱饿鬼当中 就受了非常非常漫长的痛苦 回来了以后 因为有过去的等流的果 又去杀生 又去偷盗 就是这样子 然后又堕地狱 就这样子
就是 比如说有些人坐牢坐了很长时间 回来以后不到一年两年 又犯罪又坐牢 就是这样子 这些都是跟我们 这些善恶因果都是一定要高度重视 要不然的话真的是这样子 非常非常可怕的 那这是它的等流果 然后我们去思考这个等流果
然后思考了以后 又是我们刚才讲的那样 那我曾经也 比如说杀过生 偷过东西 那这样子的话 我也会有这样子的等流果 因为我已经做了这样子的因 有因的话一定会有果 那又怎么办 那我怎么办 然后就是怎么办
4.4.6 3忏悔
第三个就是阶段 第三个思维的话 那怎么办 那当然要去忏悔呀 要去忏悔 就是这样子 这是第二 等流果 然后 思考这个等流果 然后
4.4.7 增上果
第三 我们再去思考增上果 增上果一般是成熟在环境 成熟于环境 这个增上果一般都是成熟于环境 刚才我们讲的这几个果 这几个果它不是成熟于环境 就是成熟于自己个人的身体上 然后这个增上果 它一般都是成熟于环境 成熟于环境的意思是什么呢 比如说杀生 喜欢杀生的人 他的增上果是什么呢 下一世他会投生到一个 投生的环境是有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 经常 这个生命经常受到威胁的 这样子的环境 就这个意思
比如说经常有地震 经常有海啸 经常有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 就是根本就没有安全感的 这样子的环境 投生到这样子的环境当中 任何时候都 生命都会受到威胁的 这样子的环境当中 会投生到这样子的环境 这个就是因为 比如说杀生的时候 杀生的时候 我们刚才讲过了 比如说一个杀生它有三个 它有三个我们前面讲的果报 为什么呢 就因为杀生的时候 这个杀生 一个这样子的行为当中 就有三个类似的事情 首先杀生的时候 让这个生命就感受极大的痛苦 所以它有异熟果 在地狱 在饿鬼受痛苦 这是一个 另外一个 杀生了以后 杀生就是让他的生命结束 让他的生命提前结束了 所以他就有这个等流果 下一世他生命也很短 等流果 然后杀生的时候 他就毁掉了这个人的光辉 所以他现在就是 就投生到 一个这么恶劣的环境当中
所以这些因和果 是我们在《稻秆经》里面学到的一样 就是相似的 做了什么样的事情 就会有什么样的果报 这个很简单 我们种什么庄稼就长什么庄稼 模一样 然后就是 这些很小的种子就有很大的结果 这个也是我们经常在看得到的 很多的农作物都是这样子 农作物都是这样 如果农作物 我们 如果它的因和果都是一样的 样的话 那没有必要去种地呀 因为 正因为这个因和果不一样 一个小小的因可以有丰收 有很大的这个结果 所以种地 所以这个因和果 跟这个善恶的关系是 善恶因果是一样的道理 一样的理由
比如说我们刚才讲的三个异熟果 为什么有异熟果 就是因为他杀生的时候 让这个生命就感受到极大的痛苦 所以他现在要不堕地狱 要不就堕饿鬼 要不就在旁生当中要受苦 因为我们让别人受苦 别的生命受苦 所以我现在要受苦了 这是相同的 异熟果
等流果就是因为我让他的生命 提前结束了 缩短了他的生命 所以等流果 现在我这个时候 生命也很短 生命很短 除了地狱 饿鬼的生命是固定的以外 动物这些都是 生命不一定的 生命是不定的 这个生命的长短是不定的 那么这样子的众生当中 他就会 生命会很短的 那这两个是相同的
另外一个就是成熟在这个环境上的 这个增上的果也是这样 就是因为他把一个生命 把一个生命就杀死了以后 他的 所有的他的光辉 他的辉煌的东西全部摧毁 没有了 消灭了 那这样子以后 他下一世 他也就 不能生活在一个优美的环境当中 他的环境也是很糟糕的
糟糕是都是糟糕 但是不一样 比如说偷盗的话 那他的这个环境 他的环境是经常 他的财产 受到各种各样的威胁的这样子的地方 环境 就是因为环境的原因 然后他的财产方面 就是没有安全感 投生到这样子 然后杀生的话他 不是他的财产 他的生命就是没有安全感 然后经常就受到各种各样的 来自于环境的威胁 那这是他的增上果
4.4.8 为什么有三个果
这三个 为什么一个因 就有这么三个果呢 三个果 那这个就是因为他 比如说杀生 杀生的时候他给对方 被杀的这个生命 就是给他就有这样子的三个 比如说痛苦 提前结束生命 然后毁掉他的光辉 他就做了这三件事情 所以他现在就要面对这三件 同样的三个事情 所以要有这样子的三个不同的果报 为什么一个因就有这么 三个不同的果报呢 异熟果 等流果 增上果 为什么 就是因为因和果是相同的 因和果是相同 所以就有这些了 那这个我们要去思考
然后增上果 去思考 然后确定了以后呢 然后我们再去思考 那我曾经也杀过生 那这样子的话 我下一世也会投生到 生命就是没有安全感的地方 生命就是时时刻刻都会受到 来自于环境的 大自然的威胁的 这样子的地方
4.4.9 3忏悔
那这样子的话 我应该怎么办 这样子去思考 那应该怎么办呢 就是就开始进入第三个阶段的思考 那应该怎么办 那就应该忏悔呀 就跟前面讲的一样 那这样子每一个都要去这样子思考
4.4.10 士用果
然后最后一个就是叫作士用果 这个士用果没有什么其他 也都是一样 反正善也好 恶也好 比如说我们善 行善 如果我们回向了 那回向的话 般的罪过都不能毁掉这个善根 那这样子以后 它时时刻刻都会增长的 这个善根就是越来越多 越来越多 然后罪过也是这样 如果造罪没有去忏悔 那这样子的话 它也就会越来越增长 就是这样 这个就是跟 这个善恶的所有的因果都是一样 这个都是一样 所以这个我们也可以去思维
4.4.11 3忏悔
如果我现在不去控制它的增长 不去控制它的增长的话 那到时候一个很小的罪过 最后就是增长增长 最后就可以增长到一个非常可怕的 这样子的 最后就成为一个 这样子的罪过 这样子的话 那我应该早一点 越早越好去忏悔 这个也去思考
5 按照三个阶段的模式去观修
好 这样子 我们的这个思考的方法 我在杀生这个上面思维的方式 给大家讲得比较清楚了 比较详细了 然后我们不需要一个一个讲 那其他的都是大家自己看书 这个书里面讲得很清楚了 然后思维的方式都是一样 都是一样 就三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里面就有两个小的部分 这样子去思考
5.1 修的好的话会改变自己的行为和发心
这样子思考的话 我们对这个因果的取舍有一个 一定会有一个新的认识从今以后 我们这个修得比较好的话 从今以后我们在生活当中 一般不去犯这些错误 一般不会去杀盗淫妄这些 比较重大的这些罪过 我们一般都是就不会的 如果造了这样子的罪 我们也主动地去忏悔懂得忏悔 有很大的作用 它一定会改变 改变我们自己一定会 我们的行为上 还有就是说话 做事 还有我们的一些动机发心 这些方面都有 都一定会有很大的改变
那这样子有改变就达到 修第四个前行因果不虚的目标 就达到了这个目标了 这样子一个一个地去思考 好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
然后希望大家认真地去修 然后我们今天讲过的 先暂时就讲这些 先修我们已经讲过的这些 然后到时候我们的课还没有跟上的话 跟上我们的修行的进度的话 那自己就往下看 自己往下看 然后就是按照这个 我们刚才讲的这种方法 把十不善全部就这样子去思考 然后最后这个后面就有十善 十善也是这样子 也通过这样子的方法去愚考 通过这种方法去思考
6 四加行后面有解脱利益
那这个四个方法都修完了以后 前面的这四个 不叫四个方法 四个前行都修完了以后 然后我们对这个轮回就有一个 就有一个非常强大的 非常强大的一个出离心 实在是不再想这个轮回当中 那这个时候 那我们怎么办呢 然后紧接着还有一堂课 最后一个就是解脱的功德 那这个时候如果你不想轮回的话 那就可以 我们可以走解脱的道 可以走这条路 如果你不想在这里待 那你可以走这条路 就是这样子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没有一个出路 没有发现一个出路的话 那就是觉得这个轮回很苦 也没有什么意义 然后也不知道去哪里 也不知道应该去做什么那这样子 那最后就是消极悲观 消极和悲观
那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发现 轮回是很苦的 轮回当中确实是 没有什么很有意义的东西 但是我们发现另外一个更有意义的 那我们可以去追求这个 那这是什么 就是解脱 那这个时候就是 不是消极 不是悲观 这个时候就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心态 去追求一个更高的 这个时候我们会有一个更高的理想 这样子就开始出离心了 这就变成出离心 这叫作出离心
7 再次强调出离心的重要性
7.1 修行不积极是因为四加行思惟不到位
这个出离心是非常非常的重要 我们很多人的出离心方面 确实是 不是很好 我们很多人平时有些道理特别的懂 但是修行就是特别特别的懒惰 不积极 那这些是 很多人也问这是什么原因 很简单 这个就是因为 我们四加行的思维不到位 人身难得 我们理论上知道了 但是没有深入地感受 然后死亡无常我们理论上也想明白了 但是对这个感受不深 体会不深 然后尤其是这个轮回的痛苦 我们这些理论 这些都听明白了 但是也没有太大的感触 原因是什么 就是没有深入地去思考 没有去打坐 就这个原因 如果真正地打坐 我们去修人身难得和四加行 修得比较好 比较到位的话 那自然而然我们一定会 非常非常地精进 努力主动地去精进的 这个一定会是这样子
所以四加行我们经常都在讲 四加行是我们修行的动力 如果没有这个动力 那这些大圆满 大手印 这些再高深的法都是没有用的 这都是没有用的 所以希望大家 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不要想这些前行 这些前面的这些全部都就超越 直接就跳到最高的地方去修 那这是妄想 这个永远都不成功的 所以大家要一步一步地修 这个特别特别的重要 尤其是这个四加行是非常重要的
7.2 没有出离心没法解脱
我们如果没有出离心的话 那真的是没办法走上解脱道 我们 就是在座的 应该都是佛教徒里面还是算是 佛教徒里面就算是修解脱道的 学佛的人就不一定都是修解脱道的 我们曾经讲过了 大乘佛教 小乘佛教 还有一个叫作人天佛教 那么大乘佛教 小乘佛教 都是求解脱的 走上解脱道的 那另外一个修人天佛教的 那他们就不一定是修这个解脱道 他不是修解脱道的 但是我们应该是修解脱道的 那么要修解脱道 那就必须要有出离心 那出离心是来自于这些思维 如果这些思维不到位 那没有办法有出离心了出离心 我们没有办法通过其他的方法 让大家有出离心 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这些道理 然后自己去想 想明白了 想通 然后就自己知道我们应该怎么去做 就知道我们应该走哪一条路 知道我们应该去追求什么东西 那这个时候就这个出离心自然就有了
7.3 加行质量不高不会有真正的收获
所以如果你们想证悟 希望自己证悟空性 禅宗讲的明心见性 或者是大圆满讲的证悟 如果希望自己证悟 那就先不要修大圆满 先不要修禅宗 先什么都不要去修 先修这些出离心和菩提心 这个道 这个修道的次第 我们真的是非常非常了解 太了解了 这个并不是说 我有什么很了不起的境界 但是这个过程 这个次第是非常的了解 如果你们不按照这个方法去走 最后就是一无所有
现在我们很多的这些 我们看到的很多的人当中 就因为首先不修加行 或者是加行就是在数量上 勉强的就是完成一次 然后就是等不及去求什么大圆满 我想这种人的话 就不要想有什么真正的收获 最多也就是有一个什么 听过什么了不起的大圆满 就是有这种 就有这种 就有这种很好听的这样子的名声 什么什么是很了不起 修大圆满的等等 没有 不会有什么实际的修证 如果大家不追求这些名 想追求一个真正的修证 那就先不要急 先修这个四加行和五加行 然后再说
8 问答
好 今天我们讲到这里 然后还有二十分钟的时间 大家有什么疑问我们可以互动交流 今天我们应该不需要念这个传承
8.1 忏悔可以消除过去所造的果报的原理是什么
顶礼上师 这是现场的问题 通过忏悔可以消除过去所造的果报 这个原理是什么呢 是说加入了另外一个因果呢 还是说
是 是的 它本来是一个恶的因和果 然后它就在中间加入了另外一个因果 这个因果就破坏了原来的因果的系统 破坏掉了 比如说种地的时候 如果雨水各方面的顺利的话 那么它里面有一个很好的因和果 它可以丰收 但是中间 有另外一个因果来了 比如说干旱等等 那这样子的话 这个干旱它就破坏了 它的原来的因果的系统 这样子以后 从此以后它就不会 这个因果就不能继续了 就是所以它就没有 不会长出庄稼 就这样子的道理
8.2 辟谷和断食的问题
这是网络问题 顶礼上师 弟子现在在学五加行 但是身边一些学修得比较快的道友 已经开始学习辟谷和断食 听说通过辟谷可以打通经络 而且长期断食后饮食变少 身体变轻 但是弟子还是很怀疑 这样的做法 真的可以达到究竟的效果吗 这样做法是否合理 请上师开示
这些都是外道 印度教的说法 辟谷 长期不吃饭的话 这个对身体的排毒也许有一点好处 这个我不知道 但是通过辟谷 通过不吃东西 用这个方法要达到什么 出离心 菩提心 或者是解脱方面的目的 那这两个是完全没有任何的关系的 所以这是 完全是两条路 所以我们不要以为辟谷呀 什么打通经络 这个都是 反正它打通的是什么经络 我不知道 佛教的这些经络不是这样子打通的
8.3 关于在家居士戒体的问题
谢谢上师 还是网络问题 弟子听道友说如果破了根本戒后 是无法恢复戒体 而且做为在家居士 女性 今生也没有出家的机会 请问是这样吗
没有这样子的说法 在家人根本没有这样子的要求 任何一个在家 比如说在家人去受戒律的话 他的任何一个戒律都可以忏悔的 忏悔了以后都可以再受的
8.4 有四级灌顶可否佩戴念诵《一子续》
这是现场问题 请问上师 已经获得了四级灌顶 但是没有一子续的灌顶 能否佩戴和念诵《一子续》
《一子续》它是在密法里面 就是有一个 它是一个特殊的 所以如果要佩戴一子续 那就需要一子续它自己的灌顶 它本身的灌顶才可以的 如果没有的话 我们还是先不要佩戴 放在佛堂里面 顶礼供养就可以了
8.5 善恶可以相抵吗
这是网络问题 请问上师 巨大的善业可以冲抵恶业吗 换句话说善恶可以相抵吗 比如说 有人说放生可以灭罪业 这样的说法是对的吗
放生可以灭罪业 这个当然是可以了 善业和恶业是可以相抵销的吗 也可以这样子 但是也不一定的 不一定 但是比如说 比如说杀生的罪过以放生来忏悔 这当然是可以的 但是杀生的罪过是不是一定要用放生 那也不一定 其他的方法 比如说像金刚萨啊 其他也可以抵消的
8.6 修行精进的人是不是容易出现违缘
请问上师 有人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修行越深 磨难就会越大 是不是修行越好 生活和工作就会容易出现 很大的违缘和障碍呢
也不是《金刚经》还有《般若经》里面有这么讲过 比如说修行的越精进的人 就是越有障碍 有这样子 但是这个障碍 他的修行的道路上 比如说修行好的人 有些时候就是有些事情不顺利 或者是修行的这个有些违缘 有的 但是因为他 因为很精进 那这个违缘不能阻碍 不会阻碍他的前进 而且就会变成他的动力 所以他的修行更加的快 更加的好 所以这个不是问题了
8.7 念头生起时立刻觉知 是否会有果报
这是一个现场的问题 请问上师 在《了凡四训》中曾经说过 最上者之心 当下清净 才动即觉 觉知即无 如果以上面两句中所讲 才动即觉 就是说分别念生起的时候 觉知即无 那这样子的话是否有因种入识田呢 是否会有果报呢 就是说念头升起的时候去观照它
是 如果是念头生起的时候观照 那这个观照就有两个可能了一个是 比如说他观照了但是没有证悟 那这样子的话这个还是 这个念头还是有果报的 比如说有一个恶的念头出来了 那出来了以后他去观照 观照了以后这个恶的念头 它没有继续 停止了 但是因为他的观照的方法 它不是空性 所以刚才已经 已经产生的这个念头还是有果报的 如果这个时候的观照 它是空性 证悟了空性 那这个刚才产生的这个念头 他感受 感觉到这个是 体会到这是空性 那这样子的话 这个是不会有果报的 但是如果有这样子的观照的话 这个即使是有果报的话 那这个果报也是 不是很严重的 这果报不大 应该是比较轻的
8.8 看色情内容为什么会有果报
是网络问题 请问上师 杀生是因为对众生造成伤害 所以有果报 那么在邪淫中 如果只是看色情的东西 动了邪淫的念头 但是并没有真正对其他人造成伤害 没有这个对境 这样为什么会有果报呢
这四个 我们前面讲过的 这个比如说杀生 要犯一个完整的杀生的罪过 那就需要具备四个条件 那其中一个 两个不具备的话 那这个是有罪过 但是这个罪过轻 罪过不是很重 然后其他的邪淫 偷盗都是这样子的 比如说他想去偷 结果就是没有偷成 那这样子的话 那这个是有罪过 但是这个罪过不严重 然后杀生也是这样子 然后邪淫也是这样
8.9 四加行和五加行可以同时修吗
这是网络问题 请问上师 四加行和五加行可以同时修吗 还是说必须按照次第 圆满完成六百小时的加行观修 再开始进行五加行的 磕大头 金刚萨埵等 因为五加行有诸多计数的要求 弟子想知道 是否可以 在观修四加行的同时 每天把五加行的程序 同时 同步一点一点地进行着呢
那个如果是说 这个五加行的 他说的五加行只是 可能是认为是一个数量 那这个修四加行 然后打坐的时候修四加行 出门的时候就完成一个数量 那这样子是肯定 本来就不是五加行 五加行需要完成这些数量 但是五加行的内容不是这些数量 是需要 五加行也有 比如说像菩提心要 必须要实实在在地去打坐 那这个 当然比如说 一天又修出离心又修菩提心 可不可以 当然可以了 比如说我们每天修两座 那么一座当中修人身难得呀 无常 然后另外一座就修菩提心 或者是金刚萨埵是可以的 但是这没有必要这么做 还是先把这个四加行做好 然后再做五加行这样子比较好
8.10 地藏菩萨的发愿和课前发愿是否有差别
网络问题 请问在地藏菩萨发愿 地狱不空 永不成佛 这样发愿与课前发愿的 为了度众生而成佛的决心 两种发愿 当愿得成就的时候 在度众生的能力上面会有差别吗 请问上师会推荐哪一个
能力上面没有什么差别 这个就是 菩提心有三种菩提心 就地藏王菩萨的这个 地狱不空 誓不成佛 这个就叫作牧童式的发心 那么另外一个我们平时讲的 为了度众生我首先要成佛 这就是国王式的发心 实际上这两个发心的方法不一样 但是最终的话还是要首先自己成佛 比如说像释迦牟尼佛 他的发心是牧童式的发心 但是实际上成佛 还是释迦牟尼佛他自己先成佛 所以首先是要自己成佛 那成佛了以后 度众生的能力就没有什么差别
8.11 证悟空性后是不是之前的因果都消失了
请问上师 证悟了空性以后 是不是之前的所有的因果都消失了
这个要看证悟空性的程度 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比如说一地菩萨的话那就基本上 这之前的这些罪业都是清净了 但是还有障碍烦恼 还有这个所知障 有些障碍还在 这些障碍全部 就是彻底地断掉 那就是成佛 佛 成佛的时候所有因果都不存在了 在这个之前就是不一定 尤其是我们的这个 我们平时经常都讲的这个 初步的这个证悟 初步的证悟 禅宗的明心见性 大圆满的这个证悟 那这些虽然是证悟了 但是还会造业 还会有因果 不但是有因果 还会造业 所以这个要看他的证悟的程度
8.12 经济纠纷应该怎么样去理解因果
还是网络问题 请问上师 经济纠纷应该怎么样去理解因果 比如说别人骗钱 是不是累生累世 我们也曾经骗过别人的钱 那要不要通过正常的法律手段 来解决经济纠纷
要要要 这个里面也许有因果 确实有可能是自己过去 去抢别人的东西 现在是别人把自己东西抢走 有可能是这样 也许不是 这个也许是一个 现世的一个客观的因素 这个说不清楚的 但是不管怎么样 这个还是应该按照正常的手段去处理
8.12.1 杀和被杀的因果怎么理解
还是网络问题 请问上师 凡事皆有因果 今生我们杀生所做的恶业 是不是也能说明 被杀的生命前世或者无始劫以来 也造就了被杀的果报 我们应该怎么理解
也是这样子 这个也有可能 这叫作轮回 我们在《百业经》和 口《贤愚经》当中 就看到很多这样子的例子 比如说有一头牛被杀了 那么这一头牛它本身 它自己过去也就造了这样子的业 就是因为这个它自己的业 这一次就被杀 那么它自己的业 就导致它的死亡 那这样子的话 那这个去杀牛的人他是不是 这个屠夫是不是没有罪过 有罪过 两个都有 所以这叫作轮回 这个恶性循环就叫作轮回
他还问 我们发愿 今生乃至生生世世都不杀生 是不是可以断除一些因果
生生世世什么
都不杀生 是不是就可以断除一些因果
是是是 那当然了
还有我们刚才讲的这个 我的回答不太完整 比如说这个经济纠纷 如果他不想追究的话 那当然可以了 就送给他 然后就比如说以前 我们曾经也讲过 有一个人 有一个修行特别特别好的人 他在山里修行 那么他到山上去修行回来的时候 有一个小偷进到他的屋子里面 小偷把全部他的东西都背出来 在门口上他们两个相见了 那这个时候他一看 他还有一些东西他没有拿走 就然后这个修行人就告诉他 你还有一些东西没拿走 我把这个给你 如果能够这样子 那当然是更好了 那当然是更好的 所以 但是我们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所以不应该说 应该去正常的手段去处理 不应该这么讲 可以 应该这么 正确地表达应该是 可以用正常的手段去处理 不应该说 应该用正常的手段去处理 这两个有一点点不一样 所以我要准确地表达
8.13 证悟,加行道所受的因果是一样的吗
这是现场的问题 请问上师 成佛后没有因果 那么没有证悟和有证悟的因果一样吗 加行道和见道的因果一样吗 是否 什么有证悟的因果 和没有证悟因果一样吗 他说如果是证悟的人和没有证悟的人 他所受的因果果报是一样的吗 如果他是处于加行道或者见道 他的所受的因果是一样的吗
这个比如说 这个我们昨天讲过 阿罗汉 他是证悟了一部分的人无我 那他所受的这个因果也就是 比如说阿罗汉饿死了 阿罗汉被杀了 那这个跟没有证悟的人的因果是 是一样的 但是阿罗汉他这一生当中 他有这个身体的时候 他会受到一些因果 但是结束了以后 他离开了这个身体以后 那他就没有任何的其他的果报 那我们普通人的话 就是不仅这一世有 下一世还有的 就是这个差别 还有就是见道和加行道什么
他的意思说是否见道 见解和证悟的程度不一样 产生的果报也不一样
是是是 那当然了
如果没有证悟和有证悟的因果 是不是一样的
一样的 比如说阿罗汉他 比如说他过去的杀生 他这一生当中就会被杀等等 样的 那没有证悟的人也是这样子 但是这个 比如说他的因果的轻重 这些方面肯定是有不一样的 好 最后一个问题
8.14 因果的存在是因为心对因果的挂碍吗
是现场问题 通过《稻秆经》的学习 我们可以知道因跟果是没有关系的 但是对于凡夫来说因果是存在的 凡夫是因为心对因果的挂碍 而导致因果的存在吗 换句话说 是因为因果现象会影响我们的心 所以我们无法解脱吗 请问上师 我们修行 是为了去除万法对我们心的影响吗
因为比如说《稻秆经》里面也就讲了 比如说从胜义谛 从空性的角度来讲 没有因果 不存在因果的关系 但是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讲《稻秆经》就是讲因果的 讲因果的关系 因果的存在 那我们为什么有这个因果呢 就是因为我们对因果有执著 所以我们就会受到因果的影响 如果有一天我们把因果 也就是能够当作是比如说 像做梦的时候的这种梦境一样的话 那因果就不会影响到我们 所以因果为什么影响我们 或者是说 我们没有证悟的人为什么有因果 就是因为我们对因果有执著 我们把因和果当做一个真实的因果 所以这个因果 就对我们产生了作用 这样子的 感恩上师开示
9 回向
好 我们现在最后大家回向
索南德义坛加惹巴涅 托内尼波札南旁学匠 洁嘎纳其瓦龙彻巴叶 哲波措类卓瓦卓瓦效
嗡阿吽班匝儿格热巴玛色德吽
阿弥陀佛 大家晚安